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3-17页 |
1.1 古医家对肠癌病名的认识 | 第13-14页 |
1.1.2 古医家对肠癌病因、病机的认识过程 | 第13-14页 |
1.2 现代医家们对肠癌发病机制的相关认识 | 第14页 |
1.3 肠癌之中医证候相关探索研究 | 第14-15页 |
1.4 肿瘤微环境、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中医证候相关内在研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7-27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2.2.1 病例来源 | 第17页 |
2.2.2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7-18页 |
2.2.3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8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2.3.1 研究方案设计 | 第18页 |
2.3.2 调查问卷及内容 | 第18页 |
2.4 临床证候观察表制定及质量把控 | 第18页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18-19页 |
2.6 调查研究结果 | 第19-27页 |
2.6.1 一般资料结果 | 第19页 |
2.6.2 大肠癌早中期患者症状和体征描述性分析 | 第19-21页 |
2.6.3 中医证型分析 | 第21-27页 |
第三章 大肠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相关标记物在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研究 | 第27-44页 |
3.1 材料 | 第27页 |
3.1.1 实验对象 | 第27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3.1.3 仪器和器材 | 第2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7-32页 |
3.2.1 免疫组化检验 | 第27-28页 |
3.2.2 实验结果 | 第28-32页 |
3.3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 | 第32-43页 |
3.3.1 引物设计 | 第33页 |
3.3.2 提取总RNA | 第33-34页 |
3.3.3 逆转录反应 | 第34页 |
3.3.4 荧光定量PCR反应 | 第34-36页 |
3.3.5 统计结果 | 第36-42页 |
3.3.6 结果 | 第42-43页 |
3.4 统计学处理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临床上大肠癌"本虚"与"标实"证候相关研究讨论 | 第44-47页 |
4.1 一般临床资料调查分析 | 第44-45页 |
4.2 大肠癌临床症状和体征、证型分析 | 第45-46页 |
4.3 证候病理因素的分析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大肠癌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标记物在未来医疗中的作用相关讨论 | 第47-52页 |
5.1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 第47-48页 |
5.2 有关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标记物的研究情况 | 第48-5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一 | 第57-58页 |
附录二 | 第58-61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