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一)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西方传统自由观的发展历程 | 第14-26页 |
一、古希腊哲学家对自由的探索 | 第14-17页 |
(一) 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的 | 第14-15页 |
(二)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观 | 第15-16页 |
(三) 伊壁鸠鲁和斯多葛派的自由观 | 第16-17页 |
(四) 古希腊自由思想的局限与进步 | 第17页 |
二、西方近代哲学家对自由的探索 | 第17-26页 |
(一) 十七世纪英国经验派的自由观 | 第17-19页 |
(二) 大陆唯理派的自由观 | 第19页 |
(三)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自由观 | 第19-20页 |
(四) 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由观 | 第20-26页 |
(1) 康德的自由观 | 第21页 |
(2) 费希特的自由观 | 第21-22页 |
(3) 黑格尔的自由观 | 第22-23页 |
(4) 费尔巴哈的自由观 | 第23-26页 |
第二章 马克思科学自由观的形成过程 | 第26-32页 |
一、马克思自由观的萌芽 | 第26-28页 |
二、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 | 第28-30页 |
三、马克思自由观的成熟 | 第30-31页 |
四、马克思自由观的新高度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马克思科学自由观的系统阐述 | 第32-40页 |
一、马克思科学自由观的理论内涵 | 第32-37页 |
(一) 自由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性质 | 第32-33页 |
(二) 自由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 | 第33-34页 |
(三) 自由具有历史性 | 第34-35页 |
(四) 自由具有阶级性 | 第35-36页 |
(五) 实践是马克思自由观的基础 | 第36-37页 |
二、马克思科学自由观的最终目标 | 第37-38页 |
三、马克思科学自由观的实现途径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价值 | 第40-45页 |
一、理论价值 | 第40-41页 |
二、实践价值 | 第41-45页 |
(一) 马克思的自由观对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 第41-42页 |
(二) 马克思的自由观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向导 | 第42-43页 |
(三) 马克思的自由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