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OFDI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相关概念及定义 | 第10-11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 1.5 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 2.1 OFDI的理论研究 | 第13-18页 |
| 2.1.1 发达国家OFDI理论 | 第13-15页 |
| 2.1.2 发展中国家OFDI理论 | 第15-18页 |
| 2.2 中国企业OFDI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 2.2.1 海外学者关于中国企业OFDI的研究 | 第18页 |
| 2.2.2 中国学者对国有企业OFDI研究 | 第18-20页 |
| 2.2.3 中国学者对民营企业OFDI研究 | 第20-22页 |
| 3 中国企业OFDI的发展变迁 | 第22-27页 |
| 3.1 中国企业OFDI发展总历程 | 第22-24页 |
| 3.2 中国国有企业OFDI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 3.3 中国民营企业OFDI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 4 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OFDI比较分析 | 第27-37页 |
| 4.1 中国企业OFDI的总体现状 | 第27-30页 |
| 4.2 中国国有企业OFDI现状 | 第30-31页 |
| 4.3 中国民营企业OFDI现状 | 第31页 |
| 4.4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OFDI比较 | 第31-37页 |
| 4.4.1 投资规模分析 | 第32-33页 |
| 4.4.2 区位分析 | 第33页 |
| 4.4.3 投资动机分析 | 第33-35页 |
| 4.4.4 投资行业分析 | 第35页 |
| 4.4.5 进入模式分析 | 第35页 |
| 4.4.6 投资风险分析 | 第35-37页 |
| 5 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OFDI典型案例分析 | 第37-45页 |
| 5.1 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投资典型成功案例 | 第37-41页 |
| 5.1.1 国有企业-中海油收购尼克森 | 第37-40页 |
| 5.1.2 民营企业-万向收购A123 | 第40-41页 |
| 5.1.3 成功原因及经验的对比分析 | 第41页 |
| 5.2 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投资典型失败案例 | 第41-45页 |
| 5.2.1 国有企业-中海外投资波兰公路 | 第41-42页 |
| 5.2.2 民营企业-腾中收购悍马 | 第42-43页 |
| 5.2.3 失败原因及教训的对比分析 | 第43-45页 |
| 6 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OFDI的未来发展策略 | 第45-50页 |
| 6.1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OFDI的SWOT分析 | 第45-47页 |
| 6.1.1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优势(S) | 第45页 |
| 6.1.2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劣势(W) | 第45-46页 |
| 6.1.3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机遇(O) | 第46页 |
| 6.1.4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威胁(T) | 第46-47页 |
| 6.2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OFDI未来发展策略 | 第47-50页 |
| 6.2.1 宏观层面 | 第47-48页 |
| 6.2.2 企业层面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