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胡村南铜钼矿床地质和流体地球化学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存在问题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工作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2 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矿区地质 | 第16-21页 |
2.1 地层 | 第16-18页 |
2.2 构造 | 第18-19页 |
2.2.1 褶皱 | 第18-19页 |
2.2.2 断裂 | 第19页 |
2.3 岩浆岩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矿床地质 | 第21-31页 |
3.1 矿体 | 第21页 |
3.2 矿石 | 第21-25页 |
3.2.1 类型 | 第21-22页 |
3.2.2 结构 | 第22-24页 |
3.2.3 构造 | 第24-25页 |
3.3 围岩蚀变 | 第25-27页 |
3.3.1 类型 | 第25-27页 |
3.3.2 分带 | 第27页 |
3.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27-31页 |
第四章 流体地球化学 | 第31-48页 |
4.1 样品制备 | 第31页 |
4.2 镜下观察 | 第31-32页 |
4.3 显微测温 | 第32-36页 |
4.4 深度计算 | 第36-41页 |
4.4.1 流体包裹体捕获时的压力 | 第39页 |
4.4.2 流体包裹体捕获时的深度 | 第39-41页 |
4.5 成分分析 | 第41-43页 |
4.5.1 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第41页 |
4.5.2 包裹体群体成分分析 | 第41-43页 |
4.6 同位素分析 | 第43-48页 |
4.6.1 氢氧同位素 | 第45-46页 |
4.6.2 碳氧同位素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矿床成因 | 第48-54页 |
5.1 成矿时代 | 第48页 |
5.2 成矿条件 | 第48-50页 |
5.2.1 地质条件 | 第48-49页 |
5.2.2 成矿流体 | 第49页 |
5.2.3 成矿流体来源 | 第49-50页 |
5.2.4 成矿物质来源 | 第50页 |
5.3 成矿过程 | 第50-54页 |
5.3.1 成矿流体迁移与演化 | 第50-51页 |
5.3.2 成矿过程 | 第51-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