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拼焊板锥形件成形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拼焊板成形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锥形件成形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激光拼焊板锥形件的研究方向 | 第15-16页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拼焊板锥形件的理论研究 | 第17-27页 |
2.1 拼焊板锥形件拉深时的应力应变状态 | 第17页 |
2.2 远离焊缝拼焊板锥形件法兰部位的应力分析 | 第17-18页 |
2.3 远离焊缝拼焊板锥形件凹模圆角部位的应力分析 | 第18-19页 |
2.4 远离焊缝拼焊板锥形件侧壁部位的应力分析 | 第19-20页 |
2.5 远离焊缝拼焊板锥形件凸模圆角部位的应力分析 | 第20-21页 |
2.6 远离焊缝拼焊板锥形件底部应力分析 | 第21页 |
2.7 拼焊板锥形件法兰焊缝部位的应力分析 | 第21-22页 |
2.8 拼焊板锥形件凹模圆角焊缝部位的应力分析 | 第22-23页 |
2.9 拼焊板锥形件侧壁焊缝部位的应力分析 | 第23-24页 |
2.10 拼焊板锥形件凸模圆角焊缝部位的应力分析 | 第24页 |
2.11 拼焊板锥形件底部焊缝部位的应力分析 | 第24页 |
2.12 DYNAFORM有限元软件模拟结果 | 第24-25页 |
2.13 拼焊板锥形件拉深力计算 | 第25-26页 |
2.1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拼焊板锥形件成形质量主要因素影响分析 | 第27-44页 |
3.1 有限元模拟软件的选取 | 第27-28页 |
3.2 拼焊板锥形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3.3 拼焊板锥形件拉深成形主要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 | 第29-37页 |
3.3.1 正交试验简介 | 第29页 |
3.3.2 拼焊板锥形件拉深成形正交实验设计 | 第29-31页 |
3.3.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37页 |
3.4 实际工业生产中拼焊板锥形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7-41页 |
3.5 拼焊板锥形件拉深成形中较优压边力加载方式 | 第41-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拼焊板锥形件实验研究 | 第44-55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实验准备 | 第44-48页 |
4.2.1 板材性能参数 | 第44页 |
4.2.2 激光焊接和线切割 | 第44-46页 |
4.2.3 冲压设备选择 | 第46-48页 |
4.2.4 模具设计 | 第48页 |
4.3 试验数据分析 | 第48-53页 |
4.3.1 凹模圆角半径对成形件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2 凸模圆角半径对成形件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3 板厚比对成形件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4 凹模圆角半径、凸模圆角半径和板厚比影响程度的比较以及和正交实验结果的对比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