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洞模式下单洞双向公路隧道人员疏散救援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单洞双向公路隧道防灾救援体系 | 第18-28页 |
2.1 应急疏散模式分析 | 第18-23页 |
2.2 防灾救援联动响应体系 | 第23-28页 |
2.2.1 应急救援联动响应原则 | 第23-24页 |
2.2.2 信息报送与响应流程 | 第24-28页 |
第3章 单洞双向公路隧道人员疏散参数分析 | 第28-34页 |
3.1 概述 | 第28页 |
3.2 人员荷载密度 | 第28-30页 |
3.3 导洞通行能力 | 第30-32页 |
3.4 人员逃生速度 | 第32-34页 |
第4章 狭长空间(隧道)人员紧急逃生速度实验 | 第34-48页 |
4.1 概述 | 第34页 |
4.2 实验介绍 | 第34-37页 |
4.2.1 实验场地选取 | 第34-35页 |
4.2.2 数据采集 | 第35页 |
4.2.3 实验人员信息 | 第35-36页 |
4.2.4 实验过程 | 第36-37页 |
4.3 单人次疏散实验 | 第37-42页 |
4.3.1 疏散时间 | 第37-40页 |
4.3.2 疏散速度 | 第40-42页 |
4.4 三人次疏散实验 | 第42-46页 |
4.4.1 疏散时间 | 第42-43页 |
4.4.2 运动速度 | 第43-46页 |
4.5 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导洞关键设计参数研究 | 第48-65页 |
5.1 概述 | 第48页 |
5.2 模型建立 | 第48-51页 |
5.2.1 工程简介 | 第48-49页 |
5.2.2 建模流程 | 第49-51页 |
5.2.3 工况设置 | 第51页 |
5.3 导洞参数设计研究 | 第51-58页 |
5.3.1 导洞间距设计分析 | 第51-54页 |
5.3.2 导洞位置设计分析 | 第54-55页 |
5.3.3 导洞宽度设计分析 | 第55-58页 |
5.4 车辆位置对导洞宽度影响 | 第58-64页 |
5.4.1 出口附近车辆对出口通行能力折损效应 | 第58-59页 |
5.4.2 车辆折损效应下的导洞宽度分析 | 第59-64页 |
5.5 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