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引言 | 第10-15页 |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 国内学校安全标准化工作现状 | 第10-11页 |
| 2. 国外学校安全标准化工作现状 | 第11-12页 |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页 |
| 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 1.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 2. 不足之处 | 第13页 |
| (五)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 1. 学校安全标准化工作 | 第13-14页 |
| 2. 学生伤害事故 | 第14-15页 |
| 一、XX市学校安全工作现状、主要工作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9页 |
| (一) 现状及主要工作做法 | 第15-17页 |
| 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 第15页 |
| 2. 加强制度建设 | 第15页 |
| 3. 突出安全教育 | 第15-16页 |
| 4. 强化学校常规安全管理 | 第16-17页 |
| 5. 提高“三防”建设水平 | 第17页 |
| 6. 加强组织领导 | 第17页 |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 1. 学校安全工作体系不健全 | 第18页 |
| 2. 学校安全管理意识不强 | 第18页 |
| 3. 学校安全工作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 第18页 |
| 4. 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执行不力 | 第18页 |
| 5. 学校对开展德育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 第18页 |
| 6. 学校“三防”建设投入力度不够 | 第18-19页 |
| 二、XX市学校安全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9-21页 |
| (一)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 | 第19页 |
| (二) 学生年龄偏低使其容易受到伤害 | 第19页 |
| (三) 学校的特殊性使得安全预防难度很大 | 第19-20页 |
| (四) 学校安全工作的漏洞使得学校安全面临威胁 | 第20页 |
| (五) 学校安全工作还需要社会关注和支持 | 第20-21页 |
| 三、XX市学校安全标准化体系构建 | 第21-32页 |
| (一) 学校安全预防体系标准化建设 | 第21-29页 |
| 1. 学校岗位安全工作责任标准化 | 第21-25页 |
| 2. 学校安全教育标准化 | 第25-26页 |
| 3. 学校安全制度建设标准化 | 第26页 |
| 4. 学校“三防”建设工作标准化 | 第26页 |
| 5. 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标准化 | 第26页 |
| 6. 学校常规安全工作标准化 | 第26-28页 |
| 7. 校车运行服务工作标准化 | 第28页 |
| 8.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标准化 | 第28-29页 |
| (二) 学校安全应急体系标准化建设 | 第29-30页 |
| 1. 明确安全事故信息报送责任主体 | 第29页 |
| 2. 安全事故信息报送主要原则 | 第29页 |
| 3. 报送程序和时限 | 第29-30页 |
| 4. 报送主要方式 | 第30页 |
| 5. 启动应急预案 | 第30页 |
| (三) 学校安全恢复体系标准化建设 | 第30-32页 |
| 1. 群体性突发事件恢复体系标准化建设 | 第30页 |
| 2. 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恢复体系标准化建设 | 第30-31页 |
| 3.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恢复体系标准化建设 | 第31页 |
| 4.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恢复体系标准化建设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