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第一章 引咎辞职制度的概述 | 第17-31页 |
第一节 引咎辞职的概念界定 | 第17-22页 |
一、引咎辞职的含义 | 第17-20页 |
二、引咎辞职与其他相关概念比较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引咎辞职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第22-24页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三、权责统一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建立环保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意义 | 第26-31页 |
一、有利于纠正我国政府官员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政绩观,构建生态型政府 | 第26-28页 |
二、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者的结合 | 第28-29页 |
三、有利于改善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新《环保法》第68条环保官员的引咎辞职条款评析 | 第31-46页 |
第一节 环保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发展 | 第31-38页 |
一、我国环保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31-34页 |
二、我国环保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实践 | 第34-38页 |
第二节 新《环保法》第68条中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主要内容 | 第38-42页 |
一、引咎辞职的主体:环保官员 | 第38-39页 |
二、引咎辞职的行为认定标准:九种行为 | 第39-41页 |
三、引咎辞职的后果认定标准:严重后果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新《环保法》第68条环保官员引咎辞职在实施中面临的障碍 | 第42-46页 |
一、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对象不清楚 | 第42页 |
二、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认定标准不明确 | 第42-43页 |
三、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程序不规范 | 第43-44页 |
四、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44-45页 |
五、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后续保障缺失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我国环保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构建路径 | 第46-59页 |
第一节 制定《环保官员引咎辞职实施细则》 | 第46-55页 |
一、明确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对象 | 第46-47页 |
二、明确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认定标准 | 第47-49页 |
三、规范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程序 | 第49-51页 |
四、健全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监督机制 | 第51-53页 |
五、完善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后续保障 | 第53-55页 |
第二节 加强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 | 第55-59页 |
一、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前提条件 | 第55-56页 |
二、健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制约机制 | 第56-57页 |
三、落实突发环境事件报告与处理制度——环保官员引咎辞职的倒逼机制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