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丽斑麻蜥两性异形及两个地理种群繁殖特征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前言第10-12页
1 综述第12-16页
    1.1 国内外蜥蜴的研究概况第12-13页
        1.1.1 研究的主要类群与领域第12页
        1.1.2 两性异形的研究现状第12页
        1.1.3 繁殖输出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1.4 卵孵化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2 研究对象第13-15页
        1.2.1 丽斑麻蜥的分类与分布第13-14页
        1.2.2 形态特征第14页
        1.2.3 生活习性第14-15页
        1.2.4 研究现状第15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2 研究地概况第16-20页
    2.1 鄂尔多斯第16-18页
    2.2 二连浩特第18-20页
3 丽斑麻蜥两性异形的研究第20-37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3.1.1 材料第20页
        3.1.2 方法第20-22页
    3.2 结果第22-35页
        3.2.1 幼体两性异形第22-25页
        3.2.2 亚成体两性异形第25-29页
        3.2.3 成体两性异形第29-33页
        3.2.4 丽斑麻蜥形态特征值的相对长度分析第33-35页
    3.4 讨论第35-37页
4 丽斑麻蜥两地理种群繁殖特征的研究第37-54页
    4.1 繁殖母体形态第37-39页
        4.1.1 材料与方法第37页
        4.1.2 结果第37-39页
        4.1.3 讨论第39页
    4.2 繁殖输出第39-48页
        4.2.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4.2.2 结果第41-46页
            4.2.2.1 卵重第41-42页
            4.2.2.2 窝卵重第42-43页
            4.2.2.3 相对窝卵重第43-44页
            4.2.2.4 窝卵数第44-46页
        4.2.3 讨论第46-48页
    4.3 孵化期及孵化率第48-50页
        4.3.1 材料与方法第48页
        4.3.2 结果第48-50页
        4.3.3 讨论第50页
    4.4 丽斑麻蜥两地理种群幼体形态第50-54页
        4.4.1 材料与方法第50-51页
        4.4.2 结果第51-53页
        4.4.3 讨论第53-54页
5 结语第54-56页
    5.1 两性异形第54-55页
    5.2 繁殖特征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经历第64-66页
    一、发表的论文第64页
    二、获得奖励第64页
    三、参与项目第64页
    四、科研成果第64-66页
致谢第66-68页
附图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野生饲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下一篇:5-HTTLPR与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