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预测研究--以贵州凤冈三区块为例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第10-11页 |
1.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2 项目依托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22页 |
1.2.1 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页岩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3 页岩气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4 贵州页岩气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2.5 研究不足 | 第21-22页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1.4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第24-27页 |
1.4.1 主要成果认识 | 第24-26页 |
1.4.2 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7-45页 |
2.1 区域地层特征 | 第27-33页 |
2.2 沉积背景 | 第33-34页 |
2.3 区域构造演化及特征 | 第34-44页 |
2.3.1 大地构造位置 | 第34-35页 |
2.3.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第35-37页 |
2.3.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第37-38页 |
2.3.4 地质构造特征 | 第38-44页 |
2.4 FC-1 井地质概况 | 第44-45页 |
第三章 下寒武统页岩储层特征 | 第45-74页 |
3.1 储层矿物岩石学特征 | 第45-47页 |
3.2 页岩储层储集物性特征 | 第47-52页 |
3.2.1 物性特征 | 第48页 |
3.2.2 孔隙结构特征 | 第48-52页 |
3.3 储层岩石力学特征 | 第52-74页 |
3.3.1 页岩巴西劈裂试验 | 第52-53页 |
3.3.2 单轴抗压试验 | 第53-55页 |
3.3.3 全岩应力-应变-渗透性试验 | 第55-63页 |
3.3.4 数值试验 | 第63-74页 |
第四章 牛蹄塘组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 第74-85页 |
4.1 宏观裂缝发育特征 | 第74-78页 |
4.1.1 野外露头裂缝发育特征 | 第74-76页 |
4.1.2 岩心裂缝发育特征 | 第76-78页 |
4.2 微观裂缝发育特征 | 第78-80页 |
4.2.1 薄片裂缝特征 | 第78-79页 |
4.2.2 扫描电镜下裂缝特征 | 第79-80页 |
4.3 页岩裂缝发育主控因素 | 第80-85页 |
4.3.1 构造应力场 | 第80页 |
4.3.2 岩性 | 第80-82页 |
4.3.3 岩石力学性质 | 第82-83页 |
4.3.4 有机碳含量 | 第83-85页 |
第五章 研究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第85-104页 |
5.1 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原理 | 第85-87页 |
5.1.1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85-86页 |
5.1.2 有限元模拟基本步骤 | 第86-87页 |
5.1.3 A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87页 |
5.2 构造复合叠加在地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 第87-91页 |
5.2.1 构造复合叠加概述 | 第87-88页 |
5.2.2 构造复合叠加的基本原理 | 第88-90页 |
5.2.3 构造复合叠加对油气控制作用 | 第90-91页 |
5.3 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模拟计算 | 第91-101页 |
5.3.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91-92页 |
5.3.2 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92-98页 |
5.3.2.1 确定边界条件 | 第92-97页 |
5.3.2.2 确定不同地层的岩石力学参数 | 第97-98页 |
5.3.2.3 确定断层的力学参数 | 第98页 |
5.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98-100页 |
5.3.4 反演标准 | 第100-101页 |
5.4 凤冈三区块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 | 第101-104页 |
第六章 页岩储层裂缝分布定量预测 | 第104-110页 |
6.1 储层破裂的力学机制 | 第104-106页 |
6.1.1 Mohr-Coulomb破裂准则 | 第104-105页 |
6.1.2 Griffith破裂准则 | 第105-106页 |
6.2 页岩破裂判别系数研究 | 第106-108页 |
6.2.1 页岩剪破裂判别 | 第106-107页 |
6.2.2 页岩张破裂判别 | 第107页 |
6.2.3 页岩储层破裂综合判别 | 第107-108页 |
6.3 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预测 | 第108-11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9页 |
附录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