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3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研究目的 | 第7-8页 |
2.研究意义 | 第8页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1.语文名师 | 第8页 |
2.实践性知识 | 第8页 |
3.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 第8-9页 |
(四)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3.现有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五)研究条件和方法 | 第11-13页 |
1.研究条件 | 第11-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语文名师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案例的分析路径 | 第13-20页 |
(一)语文名师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理论支撑 | 第13-14页 |
1.建构主义理论 | 第13页 |
2.反思实践论 | 第13-14页 |
3.教师专业社会化理论 | 第14页 |
(二)语文名师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要素 | 第14-15页 |
(三)从余映潮老师的关键事件看语文名师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路径 | 第15-19页 |
1.余映潮老师的求学故事:我的几位特别的老师 | 第15-16页 |
2.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教研经历:一直向前走 | 第16-18页 |
3.余映潮老师的关键事件 | 第18-19页 |
(四)余映潮老师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分析框架的建构 | 第19-20页 |
二、余映潮老师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揭示 | 第20-29页 |
(一)余映潮老师的语文教育信念 | 第20-21页 |
1.对教学目标的认识 | 第20页 |
2.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 第20-21页 |
(二)余映潮老师的自我知识 | 第21-22页 |
1.个人品质 | 第22页 |
2.个人优势 | 第22页 |
(三)余映潮老师的人际知识 | 第22-24页 |
1.师生关系 | 第23页 |
2.师徒关系 | 第23-24页 |
(四)余映潮老师的情境知识 | 第24-26页 |
(五)余映潮老师的策略性知识 | 第26-27页 |
1.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26页 |
2.关于语文教学方法的认识 | 第26-27页 |
(六)余映潮老师的批判反思知识 | 第27-29页 |
三、余映潮老师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3页 |
(一)影响余映潮老师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发展的外在因素 | 第29-30页 |
1.良好的教研工作环境 | 第29页 |
2.人际关系的互动 | 第29-30页 |
3.关键事件以及重要他人 | 第30页 |
(二)影响余映潮老师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发展的内在因素 | 第30-33页 |
1.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 第30-31页 |
2.全面的成长规划 | 第31页 |
3.个人特质 | 第31页 |
4.教学反思 | 第31-32页 |
5.教育科研 | 第32-33页 |
四、语文名师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个案启示 | 第33-36页 |
(一)教育信念、价值观的内在培养 | 第33-34页 |
1.培养个人优秀的精神品质 | 第33页 |
2.树立自主发展意识 | 第33-34页 |
(二)个体教育实践 | 第34-35页 |
1.善于在实践中积累专业经验 | 第34页 |
2.强化和培养实践反思的能力 | 第34-35页 |
3.教师的合作与交流 | 第35页 |
(三)利用现代信息网络 | 第35-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