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3.1 传统观点—遵循成本 | 第9-10页 |
1.3.2 “波特假说”—创新补偿 | 第10-11页 |
1.3.3 “波特假说”的补充—适度的环境规制强度 | 第11-12页 |
1.3.4 不确定性观点 | 第12页 |
1.3.5 现有研究不足 | 第12-13页 |
1.4 内容安排与创新点 | 第13-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4 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传导机制 | 第17-25页 |
2.1 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企业的进入和退出视角 | 第17-19页 |
2.1.1 环境规制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的影响 | 第17-18页 |
2.1.2 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 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润率视角 | 第19-20页 |
2.2.1 环境规制对利润率的影响 | 第19页 |
2.2.2 利润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 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技术创新视角 | 第20-21页 |
2.4 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FDI视角 | 第21-23页 |
2.4.1 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 | 第21-22页 |
2.4.2 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3 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规制政策 | 第25-31页 |
3.1 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 | 第25-28页 |
3.2 中国的环境规制政策 | 第28-30页 |
3.2.1 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 | 第28-29页 |
3.2.2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政策 | 第29页 |
3.2.3 自愿型环境规制政策 | 第29-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环境规制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 第31-45页 |
4.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第31-33页 |
4.1.1 DEA-Malmquist方法简介 | 第31-32页 |
4.1.2 数据处理及测算 | 第32-33页 |
4.2 工业行业分组—基于污染强度的测算 | 第33-35页 |
4.3 回归模型设定和数据描述 | 第35-37页 |
4.3.1 模型设定 | 第35-36页 |
4.3.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第36-37页 |
4.4 实证结果—总效应分析 | 第37-42页 |
4.4.1 总效应分析—基于行业整体 | 第37-39页 |
4.4.2 总效应分析—基于行业分组 | 第39-41页 |
4.4.3 稳健性检验 | 第41-42页 |
4.5 实证结果—传导机制检验 | 第42-45页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5.1 结论 | 第4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5-46页 |
5.2.1 适度提高我国工业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 | 第45页 |
5.2.2 制定差异化的行业环境规制强度 | 第45-46页 |
5.2.3 采用灵活的环境规制形式 | 第46页 |
5.3 本文的不足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