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马克思的国家理念探析--基于《理想国》与《共产党宣言》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页 |
二、相关课题研究基本现状 | 第11-14页 |
一、从阶级到系统 | 第14-20页 |
(一) 完整国家之要素 | 第14-17页 |
1. 家庭与城邦 | 第14-15页 |
2. 社会与国家 | 第15-17页 |
(二) 完整国家之分层 | 第17-20页 |
1. 国家之层次:阶级与阶层 | 第17-19页 |
2. 各个层次的作用 | 第19-20页 |
二、理想国家之要义 | 第20-30页 |
(一) 个人与心灵 | 第20-25页 |
1. 国家之中的人及其心灵 | 第20-21页 |
2. 国家之中的政制及人性 | 第21-25页 |
(二) 劳动与正义 | 第25-30页 |
1. 劳动对于人和社会之作用 | 第25-27页 |
2. 正义对于人和国家之影响 | 第27-30页 |
三、目的之中的国家 | 第30-45页 |
(一) 理想国家之基础 | 第30-34页 |
1. 教育与人的发展 | 第30-32页 |
2. 分工与社会的发展 | 第32-34页 |
(二) 理想国家之谋划 | 第34-39页 |
1. 所有制的设置 | 第34-36页 |
2. 对人的预设 | 第36-39页 |
(三) 理想国家之特征 | 第39-45页 |
1. 人及其本性 | 第39-41页 |
2. 理想国家及其理念 | 第41-45页 |
四、结论:国家的天命与使命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