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 第11-15页 |
1.2.1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 第12-13页 |
1.2.2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 第13页 |
1.2.3 光催化还原CO_2 | 第13-15页 |
1.3 半导体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第15-17页 |
1.3.1 溶胶-凝胶法 | 第15-16页 |
1.3.2 高温固相合成法 | 第16页 |
1.3.3 水(溶剂)热法 | 第16-17页 |
1.3.4 共沉淀法 | 第17页 |
1.4 光催化剂改性的途径 | 第17-19页 |
1.4.1 表面贵金属沉积 | 第17-18页 |
1.4.2 离子掺杂 | 第18页 |
1.4.3 表面光敏化 | 第18页 |
1.4.4 半导体复合 | 第18-19页 |
1.5 钛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19-20页 |
1.6 石墨烯材料 | 第20-21页 |
1.7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29页 |
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2页 |
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2-23页 |
2.3 催化剂合成方法 | 第23-24页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4-26页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4页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24页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24-25页 |
2.4.4 比表面积测定 | 第25页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25页 |
2.4.6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5-26页 |
2.4.7 紫外可见漫反射 | 第26页 |
2.5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26-29页 |
2.5.1 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去除及同步资源化的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2.5.2 光催化还原CO_2的催化性能测试 | 第27页 |
2.5.3 量子产率的计算 | 第27-29页 |
第三章 Graphene/SrTi_(1-x)Fe_xO_(3-δ)复合光催化剂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RhB并同步还原为碳氢化合物的性能研究 | 第29-46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材料的制备 | 第29-32页 |
3.2.1 纯SrTiO_3样品的制备 | 第29-30页 |
3.2.2 钛酸锶掺铁(SrFe_xTi_(1-x)O_(3-δ))系列样品的制备 | 第30页 |
3.2.3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的合成 | 第30-31页 |
3.2.4 Graphene/SrTi_(0.95)Fe_(0.05)O_(3-δ) 的合成 | 第31-32页 |
3.3 rGO/SrTi_(0.95)Fe_(0.05)O_(3-δ)复合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32-38页 |
3.3.1 X-射线衍射 | 第32-33页 |
3.3.2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3-34页 |
3.3.3 SEM与TEM分析 | 第34-35页 |
3.3.4 XPS分析 | 第35-36页 |
3.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 | 第36-38页 |
3.3.6 光电流分析 | 第38页 |
3.4.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38-43页 |
3.5 光催化机理 | 第43-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GQDs/V-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MB并同步还原为碳氢化合物的性能研究 | 第46-68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材料的制备 | 第46-48页 |
4.2.1 TiO_2与 5%V-TiO_2样品的制备 | 第46-47页 |
4.2.2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 第47页 |
4.2.3 Graphene/5%V-TiO_2系列样品的制备 | 第47-48页 |
4.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8-56页 |
4.3.1 XRD粉末衍射谱图分析 | 第48-49页 |
4.3.2 拉曼光谱 | 第49-50页 |
4.3.3 SEM及TEM分析 | 第50-51页 |
4.3.4 XPS分析 | 第51-52页 |
4.3.5 比表面积分析 | 第52-53页 |
4.3.6 漫反射分析 | 第53-54页 |
4.3.7 光电流及荧光分析 | 第54-56页 |
4.4 GQDs/V-TiO_2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56-61页 |
4.4.1 一锅法降解还原MB性能研究 | 第56-59页 |
4.4.2 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研究 | 第59-61页 |
4.5 光催化机理 | 第61-66页 |
4.5.1 Mott-Schottky及降解活性基团研究 | 第61-62页 |
4.5.2 LC-MS及IC研究 | 第62-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总结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