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聚丁烯-1(PB-1)的介绍 | 第12-16页 |
1.2.1 PB-1的晶体结构和基本性能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外PB-1改性现状 | 第13-14页 |
1.2.3 PB-1薄膜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高介电复合材料以及渗流模型 | 第16-20页 |
1.3.1 陶瓷、聚合物类介电材料 | 第16页 |
1.3.2 复合类介电材料 | 第16-19页 |
1.3.3 渗流模型和微电容模型 | 第19-20页 |
1.4 电介质的介电性能 | 第20-24页 |
1.4.1 电介质的极化方式 | 第20-22页 |
1.4.2 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 第22-23页 |
1.4.3 介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23页 |
1.4.4 电介质的电导率 | 第23-24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6-32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1.1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2.2.1 PB-1薄膜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2 共混改性PANI/PB-1膜的制备 | 第28页 |
2.2.3 共混改性CNFs/PB-1膜的制备 | 第28页 |
2.2.4 PANI/CNFs/PB-1膜的制备 | 第28-29页 |
2.3 性能测试及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2.3.1 介电性能及电导率的测试 | 第29页 |
2.3.2 热学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2.3.3 XRD表征 | 第30页 |
2.3.4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第30页 |
2.3.5 显微结构观察 | 第30页 |
2.3.6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2.3.7 分子量分布测定 | 第31页 |
2.3.8 流变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第3章 同步双向拉伸制备聚丁烯-1 膜 | 第32-42页 |
3.1 薄膜的制备 | 第32页 |
3.2 材料的DSC测试 | 第32-33页 |
3.3 拉伸条件对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33-38页 |
3.3.1 拉伸条件对薄膜介电常数的影响 | 第33-36页 |
3.3.2 拉伸条件对薄膜介电损耗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 拉伸条件对薄膜结晶特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 PB-1薄膜与BOPP的介电性能比较 | 第39-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改性薄膜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 第42-68页 |
4.1 PANI/PB-1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42-49页 |
4.1.1 PANI的形貌 | 第42页 |
4.1.2 PANI含量对薄膜的电导率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4.1.3 频率对PANI/PB-1薄膜的电导率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4.1.4 PANI/PB-1薄膜的结晶性能 | 第47-49页 |
4.2 CNFs/PB-1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49-55页 |
4.2.1 CNFs的形貌 | 第49-50页 |
4.2.2 CNFs含量对薄膜介电性能和电导率的影响 | 第50-52页 |
4.2.3 频率对CNFs/PB-1薄膜的电导率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4.2.4 CNFs/PB-1薄膜的结晶性能 | 第54-55页 |
4.3 填料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4.4 PANI、CNFs与PB-1三元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57-61页 |
4.4.1 不同填料对薄膜介电性能和电导率的影响 | 第57-61页 |
4.4.2 不同填料对薄膜结晶性能的影响 | 第61页 |
4.5 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 | 第61-66页 |
4.5.1 复数粘度曲线 | 第61-62页 |
4.5.2 线性黏弹性模量曲线 | 第62-65页 |
4.5.3 损耗因子曲线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