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水轮机S特性形成机理的水动力学分析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9-14页 |
| 1.1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 1.2.1 水泵水轮机S特性流动机理研究 | 第10-11页 |
| 1.2.2 改善水泵水轮机S形特性方面研究 | 第11-12页 |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1.3.1 最优开度线S区的水动力特性分析 | 第13页 |
| 1.3.2 小导叶开度线S区的水动力特性分析 | 第13-14页 |
| 第2章 水泵水轮机物理模型与数值方法 | 第14-26页 |
| 2.1 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及其模型试验 | 第14-16页 |
| 2.2 特性曲线的拐点 | 第16-19页 |
| 2.3 网格无关性检查 | 第19-22页 |
| 2.4 数值计算设置 | 第22-2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最优开度S区水动力特性分析 | 第26-46页 |
| 3.1 计算工况选取 | 第26-27页 |
| 3.2 外特性参数的结果比较 | 第27-28页 |
| 3.3 S区工况的定常结果分析 | 第28-34页 |
| 3.3.1 流动特性分析 | 第28-32页 |
| 3.3.2 流场的定量分析 | 第32-34页 |
| 3.4 S区工况的非定常结果分析 | 第34-42页 |
| 3.4.1 流动特性分析 | 第34-38页 |
| 3.4.2 压力脉动特性分析 | 第38-42页 |
| 3.5 最优开度线S区形成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4章 小导叶开度S区水动力特性分析 | 第46-78页 |
| 4.1 计算工况选取 | 第46-48页 |
| 4.2 模型试验与计算结果比较 | 第48-52页 |
| 4.2.1 定常计算结果比较 | 第48-49页 |
| 4.2.2 非定常计算结果比较 | 第49-52页 |
| 4.3 定常计算结果分析 | 第52-61页 |
| 4.3.1 拐点工况流动特性分析 | 第52-54页 |
| 4.3.2 小流量工况流动特性分析 | 第54-56页 |
| 4.3.3 反水泵工况流动特性分析 | 第56-57页 |
| 4.3.4 流场的定量分析 | 第57-61页 |
| 4.4 非定常结果分析 | 第61-73页 |
| 4.4.1 流动特性分析 | 第61-66页 |
| 4.4.2 压力脉动特性分析 | 第66-73页 |
| 4.5 S特性区改善前后的内流机理分析 | 第73-76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5.1 结论 | 第78-79页 |
| 5.2 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致谢 | 第84-86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