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课题提出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课题提出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土石坝有限元动力分析研究进展综述 | 第13-29页 |
2.1 土的本构模型 | 第13-17页 |
2.1.1 静力本构模型 | 第13-15页 |
2.1.2 动力本构模型 | 第15-17页 |
2.2 土石坝动力分析方法 | 第17-20页 |
2.2.1 等价黏弹性模型 -等效线性分析方法 | 第18页 |
2.2.2 (黏)弹塑性模型 -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2.3 有限元快速求解方法 | 第20-28页 |
2.3.1 直接分解法 | 第21-22页 |
2.3.2 稀疏直接分解法 | 第22页 |
2.3.3 预处理迭代解法 | 第22-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粗粒土静动力统一本构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29-69页 |
3.1 广义塑性理论 | 第29-31页 |
3.2 Pastor-Zienkiewicz III模型 | 第31-35页 |
3.2.1 弹性部分 | 第31-32页 |
3.2.2 塑性部分 | 第32-35页 |
3.2.3 模型的适用性 | 第35页 |
3.3 临界状态与状态参数 | 第35-39页 |
3.3.1 临界状态 | 第37-38页 |
3.3.2 状态参数 | 第38-39页 |
3.4 粗粒土静动力统一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39-49页 |
3.4.1 非线性弹性关系 | 第39页 |
3.4.2 剪胀方程 | 第39-40页 |
3.4.3 塑性模量 | 第40-41页 |
3.4.4 模型的对称化 | 第41-46页 |
3.4.5 黏土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46-47页 |
3.4.6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第47-49页 |
3.5 本构模型的验证 | 第49-67页 |
3.5.1 丰浦砂试验模拟 | 第49-55页 |
3.5.2 糯扎渡主堆石料试验模拟 | 第55-66页 |
3.5.3 糯扎渡心墙掺砾料试验模拟 | 第66-6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4章 本构模型的数值实现与验证 | 第69-101页 |
4.1 动力固结有限元格式 | 第69-74页 |
4.1.1 Biot动力固结方程 | 第69-70页 |
4.1.2 动力固结方程有限元格式 | 第70-74页 |
4.2 岩土工程常用单元库和积分方案的建立 | 第74-88页 |
4.2.1 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单元类型 | 第75-76页 |
4.2.2 过渡单元的插值函数和积分格式 | 第76-81页 |
4.2.3 验证分析 | 第81-88页 |
4.3 VELACS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模拟 | 第88-99页 |
4.3.1 水平地基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93-96页 |
4.3.2 心墙土石坝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96-9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5章 土石坝有限元快速求解方法研究 | 第101-125页 |
5.1 土石坝有限元计算系数矩阵研究 | 第101-105页 |
5.1.1 矩阵病态性研究方法 | 第101-103页 |
5.1.2 土石坝有限元计算系数矩阵特性 | 第103-105页 |
5.2 有限元方程组快速求解方法 | 第105-107页 |
5.2.1 稀疏直接分解法 | 第105-106页 |
5.2.2 预处理迭代解法 | 第106-107页 |
5.3 预处理方法 | 第107-111页 |
5.3.1 对角预处理 | 第108-110页 |
5.3.2 基于经典迭代法的预处理 | 第110页 |
5.3.3 土石坝有限元计算系数矩阵预处理研究 | 第110-111页 |
5.4 预处理迭代解法收敛性研究 | 第111-120页 |
5.4.1 对称迭代解法收敛性研究 | 第111-119页 |
5.4.2 非对称迭代解法收敛性研究 | 第119-120页 |
5.5 快速求解算法计算效率研究 | 第120-123页 |
5.5.1 算例和求解方法 | 第120-121页 |
5.5.2 计算效率分析 | 第121-12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6章 高心墙堆石坝三维弹塑性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第125-154页 |
6.1 计算方法和工程算例 | 第125-128页 |
6.1.1 等价黏弹性模型 -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 | 第125-127页 |
6.1.2 弹塑性模型 -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127页 |
6.1.3 工程算例介绍 | 第127-128页 |
6.2 计算模型和参数 | 第128-133页 |
6.3 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 第133-142页 |
6.3.1 等价黏弹性模型 -等效线性化分析结果 | 第134-138页 |
6.3.2 弹塑性模型 -非线性分析结果 | 第138-142页 |
6.4 某深厚覆盖层心墙堆石坝地震响应数值模拟 | 第142-151页 |
6.4.1 等价黏弹性模型 -等效线性化分析结果 | 第143-147页 |
6.4.2 弹塑性模型 -非线性分析结果 | 第147-151页 |
6.5 计算方法实用性分析 | 第151-152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52-15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4-157页 |
7.1 研究成果 | 第154-155页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55-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8页 |
致谢 | 第168-1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9-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