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透明陶瓷 | 第8-14页 |
1.2.1 透明陶瓷的应用 | 第8-9页 |
1.2.2 透明陶瓷的种类 | 第9-12页 |
1.2.3 影响透光率的因素 | 第12-14页 |
1.3 ZrO_2透明陶瓷简介 | 第14-17页 |
1.3.1 ZrO_2的晶体结构 | 第14-15页 |
1.3.2 ZrO_2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5-16页 |
1.3.3 ZrO_2透明陶瓷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 ZrO_2透明陶瓷的制备 | 第17-20页 |
1.4.1 ZrO_2透明陶瓷粉体的制备 | 第17-18页 |
1.4.2 ZrO_2透明陶瓷的烧结 | 第18-20页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0-21页 |
1.5.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20页 |
1.5.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实验过程及方法 | 第21-28页 |
2.1 实验方案 | 第21页 |
2.2 实验过程 | 第21-26页 |
2.2.1 主要原料 | 第21-22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2-23页 |
2.2.3 实验步骤 | 第23-26页 |
2.3 ZrO_2粉体及透明陶瓷的测试表征 | 第26-28页 |
2.3.1 物相分析 | 第26页 |
2.3.2 TG-DTA分析 | 第26页 |
2.3.3 IR分析 | 第26页 |
2.3.4 Raman分析 | 第26页 |
2.3.5 形貌分析 | 第26-27页 |
2.3.6 致密度 | 第27页 |
2.3.7 硬度 | 第27页 |
2.3.8 断裂韧性 | 第27页 |
2.3.9 荧光和上转换发光 | 第27-28页 |
第3章 8YSZ粉体性能分析 | 第28-40页 |
3.1 前驱体XRD分析 | 第28页 |
3.2 TG-DTA分析 | 第28-29页 |
3.3 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29-30页 |
3.4 8YSZ粉体XRD分析 | 第30-32页 |
3.5 8YSZ粉体Raman分析 | 第32-33页 |
3.6 8YSZ粉体SEM/TEM分析 | 第33-39页 |
3.6.1 沉淀剂种类和浓度对 8YSZ粉体形貌的影响 | 第33-34页 |
3.6.2 分散剂对 8YSZ粉体形貌的影响 | 第34-35页 |
3.6.3 煅烧温度对 8YSZ粉体形貌的影响 | 第35-36页 |
3.6.4 盐溶液浓度对 8YSZ粉体形貌的影响 | 第36-37页 |
3.6.5 8YSZ粉体综合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8YSZ透明陶瓷组织和性能分析 | 第40-46页 |
4.1 烧结前后物相分析 | 第40-41页 |
4.2 相对密度分析 | 第41页 |
4.3 硬度分析 | 第41-42页 |
4.4 断裂韧性分析 | 第42-43页 |
4.5 显微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4.6 ZrO_2透明陶瓷实物图 | 第44-4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Er~(3+)及Er~(3+)/Yb~(3+)共掺 8YSZ粉体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46-60页 |
5.1 XRD分析 | 第48-51页 |
5.1.1 Er~(3+) 掺杂 8YSZ粉体的XRD分析 | 第48-51页 |
5.1.2 Er~(3+)/Yb~(3+)共掺杂的 8YSZ粉体的XRD分析 | 第51页 |
5.2 Er~(3+):8YSZ粉体的发光性能分析 | 第51-56页 |
5.2.1 Er~(3+):8YSZ粉体的激发光谱分析 | 第51-52页 |
5.2.2 Er~(3+):8YSZ粉体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52-54页 |
5.2.3 Er~(3+):8YSZ粉体的上转换发光光谱分析 | 第54-56页 |
5.3 Er~(3+)/Yb~(3+)共掺杂 8YSZ粉体的发光性能分析 | 第56-59页 |
5.3.1 Er~(3+)/Yb~(3+)共掺杂 8YSZ粉体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56-57页 |
5.3.2 Er~(3+)/Yb~(3+)共掺杂 8YSZ粉体的上转化发光光谱分析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前景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前景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