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电容法研究根系概况 | 第13-18页 |
1.2.1 根系圆柱形电容器模型 | 第13-14页 |
1.2.2 根系电参数的测试频率 | 第14-16页 |
1.2.3 根系电参数的测量电路结构 | 第16-17页 |
1.2.4 根系电参数的测量电极位置 | 第17页 |
1.2.5 根系电参数测量时土壤含水量的控制 | 第17-18页 |
1.3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5页 |
2.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2.1 测试频率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19页 |
2.2.2 电路结构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19页 |
2.2.3 电极位置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19页 |
2.2.4 土壤含水量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2.3.1 试验材料及装置 | 第20-21页 |
2.3.2 试验设计及过程 | 第21-24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测试频率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25-32页 |
3.1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3.1.1 不同频率下根系质量与根系电容的关系 | 第25-27页 |
3.1.2 不同频率下根系质量与根系电阻抗的关系 | 第27-29页 |
3.1.3 根系电参数测定频率筛选 | 第29-30页 |
3.2 讨论 | 第30-31页 |
3.2.1 根系质量与根系电参数的关系 | 第30页 |
3.2.2 不同频率下根系电参数观测值的差异性 | 第30-31页 |
3.3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电路结构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32-38页 |
4.1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4.1.1 两种电路结构下根系电容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4.1.2 两种电路结构下根系电阻抗之间的关系 | 第33-34页 |
4.1.3 两种电路结构下根系电参数与根重的关系 | 第34-35页 |
4.1.4 四线端结构测定根系电参数的有效性 | 第35页 |
4.2 讨论 | 第35-37页 |
4.2.1 电极接触效应的产生、影响因素及其消除 | 第35-36页 |
4.2.2 两种电路结构测定根系电参数的差异性 | 第36-37页 |
4.2.3 四线端结构测定根系电参数的有效性 | 第37页 |
4.3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电极位置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38-43页 |
5.1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5.1.1 茎电极插入高度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5.1.2 土壤电极与茎部距离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40页 |
5.1.3 土壤电极插入位置和深度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5.2 讨论 | 第41-42页 |
5.2.1 茎电极高度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5.2.2 土壤电极位置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42页 |
5.3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土壤含水量对根系电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43-50页 |
6.1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6.1.1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电容-阻抗的影响 | 第43-44页 |
6.1.2 土壤含水量对根系电容-阻抗的影响 | 第44-45页 |
6.1.3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根系介质损耗和相位角变化 | 第45-46页 |
6.2 讨论 | 第46-48页 |
6.2.1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电容-阻抗的影响 | 第46-47页 |
6.2.2 土壤含水量对根系电容-阻抗的影响 | 第47-48页 |
6.2.3 土壤含水量对根系介质损耗和相位角的影响 | 第48页 |
6.3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7.2 主要创新性进展 | 第51页 |
7.3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