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视域下地方大学内部治理困境及路径选择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关于善治理念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大学内部治理研究 | 第16-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3-34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3-27页 |
2.1.1 治理与善治 | 第23-25页 |
2.1.2 地方大学 | 第25-26页 |
2.1.3 大学内部治理 | 第26-2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7-28页 |
2.2.2 系统理论 | 第28-29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9-30页 |
2.3 善治理念与大学治理的契合之处 | 第30-34页 |
2.3.1 追求目标的一致性 | 第30-31页 |
2.3.2 基本要求的一致性 | 第31-32页 |
2.3.3 参与理念的一致性 | 第32-34页 |
第3章 善治视域下地方大学内部治理的困境及根源 | 第34-48页 |
3.1 地方大学内部治理的现状调查 | 第34-40页 |
3.1.1 调查方法及问卷设计 | 第34-35页 |
3.1.2 调查结果描述性分析 | 第35-40页 |
3.2 善治视域下地方大学内部治理的困境 | 第40-44页 |
3.2.1 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合法性 | 第40-41页 |
3.2.2 信息公开不充分,缺乏透明性 | 第41-42页 |
3.2.3 职责目标不明确,缺乏责任性 | 第42页 |
3.2.4 机构设置不合理,有效性低下 | 第42-43页 |
3.2.5 沟通渠道不畅通,回应不及时 | 第43-44页 |
3.3 善治视域下地方大学内部治理困境的根源 | 第44-48页 |
3.3.1 社会角色的独特性 | 第44-45页 |
3.3.2 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 第45-46页 |
3.3.3 主体意识的不健全 | 第46页 |
3.3.4 去行政化的现实困境 | 第46-48页 |
第4章 国外地方大学内部治理的探索及启示 | 第48-55页 |
4.1 国外地方大学内部治理的探索 | 第48-52页 |
4.1.1 英国地方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48-49页 |
4.1.2 美国地方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49-51页 |
4.1.3 德国地方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51-52页 |
4.2 启示 | 第52-55页 |
第5章 善治视域下地方大学内部治理的路径选择 | 第55-67页 |
5.1 落实依法治校,保障师生合法权利 | 第55-58页 |
5.1.1 坚持依法办学,开展法制教育 | 第56页 |
5.1.2 依法制定章程,加强制度建设 | 第56-57页 |
5.1.3 增强合同意识,树立维权意识 | 第57-58页 |
5.2 创新校务公开制度,确保信息阳光透明 | 第58-60页 |
5.2.1 构建校务公开工作的良性机制 | 第58页 |
5.2.2 提升校务公开工作的时效性 | 第58-59页 |
5.2.3 充分发挥师生组织的积极性 | 第59-60页 |
5.3 设置合理的内部机构,保证治理的高效运行 | 第60-62页 |
5.3.1 参与决策机构——董事会 | 第60页 |
5.3.2 执行机构——行政委员会 | 第60-61页 |
5.3.3 独立的监督机构——校务委员会 | 第61-62页 |
5.4 创新责权运行机制,增强学校的责任意识 | 第62-64页 |
5.4.1 由隶属管理到委托代理 | 第62-63页 |
5.4.2 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 第63页 |
5.4.3 完善决策咨询机制 | 第63-64页 |
5.5 畅通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回应 | 第64-67页 |
5.5.1 构建科学沟通机制 | 第64-65页 |
5.5.2 探索回应创新渠道 | 第65页 |
5.5.3 建立评估反馈机制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一 | 第75-78页 |
附录二 | 第78-79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