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4页 |
1. 对话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2. 初中思想品德课对话式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对话式教学概述 | 第15-23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对话式教学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 基本内涵 | 第15-16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对话式教学的主要特点与重要意义 | 第18-23页 |
1. 主要特点 | 第18-20页 |
2. 重要意义 | 第20-23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对话式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 第23-34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对话式教学现状 | 第23-30页 |
1. 师生对话意识现状 | 第24-26页 |
2. 师生对话能力现状 | 第26-28页 |
3. 课堂对话氛围现状 | 第28-30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对话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30-34页 |
1. 师生对话能力不足 | 第30-31页 |
2. 生生对话成效不佳 | 第31-32页 |
3. 文本对话发展滞后 | 第32-34页 |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对话式教学的改进路径 | 第34-41页 |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对话式教学的模式转向 | 第34-36页 |
1. 由“无人”转向“有人” | 第34-35页 |
2. 由“失语”转向“话语” | 第35-36页 |
3. 由“灌输”转向“对话” | 第36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对话式教学的具体对策 | 第36-41页 |
1. 坚持实事求是避免虚于应付的“假对话” | 第36-37页 |
2. 坚持教材导向避免脱离文本的“泛对话” | 第37-38页 |
3. 坚持纵深挺进避免浅尝辄止的“浅对话” | 第38-39页 |
4. 坚持批评启发避免一味赞美的“廉对话” | 第39页 |
5. 坚持照顾全体避免少数垄断的“偏对话”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教师访谈提纲 | 第45-46页 |
《生命可以永恒吗》课堂记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