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LED介绍及发光机制 | 第8页 |
1.2 OLED介绍 | 第8-9页 |
1.3 OLED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4 OLED材料概述 | 第10页 |
1.5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6 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第11-12页 |
1.7 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第12页 |
1.8 含咔唑类发光材料 | 第12-14页 |
1.9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5-21页 |
2.1 实验仪器、原料 | 第15-16页 |
2.2 溶剂的精制 | 第16页 |
2.3 化合物的合成 | 第16-21页 |
2.3.1 化合物 9-(2-溴乙基)-9H-咔唑的合成 | 第17页 |
2.3.2 两个碳链接的目标化合物4的合成 | 第17-18页 |
2.3.3 化合物 9-(4-溴丁基)-9H-咔唑的合成 | 第18页 |
2.3.4 四个碳链接的目标化合物5的合成 | 第18-19页 |
2.3.5 化合物 9-(6-溴己基)-9H-咔唑的合成 | 第19页 |
2.3.6 六个碳链接的目标化合物6的合成 | 第19-21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1-54页 |
3.1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21-26页 |
3.1.1 化合物1的表征 | 第21页 |
3.1.2 化合物2的表征 | 第21-22页 |
3.1.3 化合物3的表征 | 第22-23页 |
3.1.4 化合物4的表征 | 第23-24页 |
3.1.5 化合物5的表征 | 第24-25页 |
3.1.6 化合物6的表征 | 第25-26页 |
3.2 目标化合物的质谱 | 第26-27页 |
3.3 目标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 第27-28页 |
3.4 目标化合物的拉曼光谱 | 第28-30页 |
3.5 目标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 | 第30页 |
3.6 化合物的光化学性质 | 第30-39页 |
3.6.1 两个碳目标化合物不同溶剂紫外光谱 | 第30-31页 |
3.6.2 两个碳目标化合物不同溶剂荧光光谱 | 第31-32页 |
3.6.3 两个碳目标化合物紫外吸收及固态和液态荧光 | 第32-33页 |
3.6.4 四个碳目标化合物不同溶剂紫外光谱 | 第33页 |
3.6.5 四个碳目标化合物不同溶剂荧光光谱 | 第33-34页 |
3.6.6 四个碳目标化合物紫外吸收及固态和液态荧光 | 第34-35页 |
3.6.7 六个碳目标化合物不同溶剂紫外光谱 | 第35页 |
3.6.8 六个碳目标化合物不同溶剂荧光光谱 | 第35-37页 |
3.6.9 六个碳目标化合物紫外吸收及固态和液态荧光 | 第37页 |
3.6.10 目标化合物的固态荧光 | 第37-38页 |
3.6.11 两个碳目标化合物不同含水量下荧光光谱 | 第38页 |
3.6.12 四个碳目标化合物不同含水量下荧光光谱 | 第38-39页 |
3.6.13 六个碳目标化合物不同含水量下荧光光谱 | 第39页 |
3.7 化合物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39-42页 |
3.8 目标化合物荧光寿命的测定 | 第42-45页 |
3.9 目标化合物的热稳定研究 | 第45-46页 |
3.9.1 目标化合物的DSC曲线 | 第45页 |
3.9.2 目标化合物的TGA曲线 | 第45-46页 |
3.10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46-49页 |
3.10.1 两个碳目标化合物电化学性质 | 第46-47页 |
3.10.2 四个碳目标化合物电化学性质 | 第47-48页 |
3.10.3 六个碳目标化合物电化学性质 | 第48-49页 |
3.11 目标化合物的理论计算 | 第49页 |
3.12 化合物的单晶测试 | 第49-54页 |
3.12.1 四个碳溴代咔唑单晶 | 第49-51页 |
3.12.2 四个碳目标化合物单晶 | 第51-54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