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词清单 | 第13-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40页 |
1.1 农业非点源污染与碳素环境影响 | 第18-20页 |
1.1.1 农业非点源污染 | 第18-19页 |
1.1.2 碳素的环境影响 | 第19-20页 |
1.1.2.1 源于农业的碳素对大气温室气体的影响 | 第19页 |
1.1.2.2 源于农业的溶解性有机质对水体的影响 | 第19-20页 |
1.1.2.3 源于农业的新兴有机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 | 第20页 |
1.2 土壤有机碳与碳固定 | 第20-24页 |
1.2.1 土壤对有机碳的汇集作用 | 第20-21页 |
1.2.2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1.2.2.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圈有机碳库的影响 | 第21-22页 |
1.2.2.2 耕作方式对土壤圈有机碳库的影响 | 第22-23页 |
1.2.2.3 气候对土壤圈有机碳库的影响 | 第23页 |
1.2.3 土壤有机碳的固定 | 第23-24页 |
1.3 溶解性有机质与消毒副产物 | 第24-30页 |
1.3.1 溶解性有机质的分类 | 第24-29页 |
1.3.1.1 外源溶解性有机质 | 第24-26页 |
1.3.1.2 内源溶解性有机质 | 第26-27页 |
1.3.1.3 藻类有机质 | 第27-28页 |
1.3.1.4 废水排放有机质 | 第28-29页 |
1.3.2 农业至水体的DOM输出 | 第29-30页 |
1.3.3 消毒副产物与消毒副产物前体物 | 第30页 |
1.4 三维荧光光谱 | 第30-36页 |
1.4.1 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 | 第30-33页 |
1.4.2 荧光猝灭 | 第33-34页 |
1.4.3 内滤效应 | 第34-35页 |
1.4.4 光化学反应 | 第35-36页 |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6-40页 |
1.5.1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36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1.5.2.1 农田土壤中有机质的赋存:有机碳的累积与固定 | 第36页 |
1.5.2.2 稻田田面水中有机质的赋存: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特性 | 第36-37页 |
1.5.2.3 流域水体中有机质的赋存:三维荧光光谱评估有机质污染 | 第37-38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38-40页 |
第二章 农田土壤中有机质的赋存 | 第40-52页 |
2.1 引言 | 第40-4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2.2.1 采样地点 | 第41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41-42页 |
2.2.3 样品采集 | 第42页 |
2.2.4 样品分析 | 第42页 |
2.2.5 数据分析 | 第42-4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2.3.1 土壤有机碳含量 | 第43-46页 |
2.3.1.1 氮肥 | 第44-45页 |
2.3.1.2 磷肥 | 第45页 |
2.3.1.3 有机肥 | 第45-46页 |
2.3.2 土壤有机碳贮存量 | 第46-49页 |
2.3.2.1 氮肥 | 第48页 |
2.3.2.2 磷肥 | 第48页 |
2.3.2.3 有机肥 | 第48-49页 |
2.3.2.4 碳固定 | 第49页 |
2.3.3 土壤有机碳贮存量与有机肥碳输入之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稻田田面水中有机质的赋存及其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特性 | 第52-64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3.2.1 采样地点 | 第53-54页 |
3.2.2 样品采集 | 第54页 |
3.2.3 样品分析 | 第54-5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2页 |
3.3.1 稻田田面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反应性 | 第55-58页 |
3.3.2 稻田田面水THMs前体物的浓度变化 | 第58-61页 |
3.3.3 有机肥施用下的稻田田面水的三卤甲烷前体物输出潜能 | 第61-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流域水体中有机质的赋存及其有机质污染评估 | 第64-84页 |
4.1 引言 | 第64-65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4.2.1 采样地点 | 第65-66页 |
4.2.2 样品采集 | 第66页 |
4.2.3 样品分析 | 第66-67页 |
4.3 三维荧光光谱表征 | 第67-70页 |
4.4 DOC与SUVA_(254)评估水质变化 | 第70-74页 |
4.4.1 结果与分析 | 第70-72页 |
4.4.2 两均数t检验 | 第72页 |
4.4.3 聚类分析 | 第72-74页 |
4.5 三维荧光光谱评估水质变化 | 第74-82页 |
4.5.1 结果与分析 | 第74-80页 |
4.5.2 两均数t检验 | 第80-81页 |
4.5.3 聚类分析 | 第81-8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84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84-85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104页 |
附录 | 第104-110页 |
作者简介、科研成果 | 第110页 |
一、作者简介 | 第110页 |
二、科研成果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