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广山南体“三九”地区花岗岩的成因研究和铀成矿潜力探讨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4页 |
| 1.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1.2 前人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1.3 研究方法和工作量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第14-24页 |
| 2.1 区域地质 | 第14-16页 |
| 2.2 研究区概况 | 第16-18页 |
| 2.3 区域地层 | 第18-20页 |
| 2.4 岩浆岩 | 第20-21页 |
| 2.5 断裂构造 | 第21-23页 |
| 2.6 矿床地质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样品与分析方法 | 第24-26页 |
| 3.1 样品采集 | 第24页 |
| 3.2 LA-ICP-MS锆石定年 | 第24-25页 |
| 3.3 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 | 第25页 |
| 3.4 Sr-Nd同位素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印支期花岗岩 | 第26-45页 |
| 4.1 岩相学 | 第26-27页 |
| 4.2 年代学 | 第27-30页 |
| 4.3 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36页 |
| 4.4 Sr-Nd同位素 | 第36-37页 |
| 4.5 岩石类型及成因 | 第37-43页 |
| 4.6 构造背景 | 第43-44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燕山期花岗岩 | 第45-82页 |
| 5.1 岩相学 | 第45-48页 |
| 5.2 年代学 | 第48-56页 |
| 5.3 地球化学特征 | 第56-72页 |
| 5.4 SR-ND同位素 | 第72-75页 |
| 5.5 花岗岩的类型及成因 | 第75-80页 |
| 5.6 构造背景 | 第80-81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六章 花岗岩产铀潜力探讨 | 第82-85页 |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第85-86页 |
| 注释(NOTE) | 第86页 |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86-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