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本文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听证制度与价格听证制度 | 第16-22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一、听证制度 | 第16-17页 |
二、价格听证制度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出台背景及发展现状 | 第18-22页 |
一、出台背景 | 第18页 |
二、发展现状 | 第18-22页 |
第二章 价格听证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南京为例 | 第22-32页 |
第一节 南京市地铁票价听证会的实施背景与基本情况 | 第22-25页 |
一、实施背景 | 第22-23页 |
二、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南京市地铁票价听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一、价格听证参与人的选择机制不科学 | 第26页 |
二、价格听证主持人制度不完善 | 第26-27页 |
三、价格听证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 第27-28页 |
四、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不明确 | 第28页 |
五、价格听证适用范围有局限性 | 第28页 |
第三节 南京市地铁票价听证所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8-32页 |
一、听证程序设计不规范 | 第28-30页 |
二、公共决策体制不完善 | 第30页 |
三、决策部门回应机制不健全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国外价格听证制度的经验借鉴及其启示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国外价格听证制度成功经验 | 第32-34页 |
一、听证参加人的选拔范围 | 第32页 |
二、听证形式的合理选择 | 第32-33页 |
三、听证主持人制度完善 | 第33-34页 |
四、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明确 | 第34页 |
第二节 国外价格听证制度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8页 |
一、提升价格听证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 | 第34-35页 |
二、适当延长听证会前程序的时间 | 第35页 |
三、建立听证主持人回避制度 | 第35页 |
四、扩大听证适用范围 | 第35-36页 |
五、完善价格听证司法救济与监督机制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8-46页 |
第一节 完善公众参与价格听证的机制 | 第38-39页 |
一、细化听证代表公开遴选的具体步骤 | 第38页 |
二、建立科学地听证代表遴选机制 | 第38-39页 |
三、保障听证参加人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 第39页 |
第二节 健全价格听证主持人制度 | 第39-41页 |
一、明确听证主持人的职权 | 第40页 |
二、组建中立的听证主持人队伍 | 第40页 |
三、明确听证主持人回避制度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健全价格听证信息公开制度 | 第41-42页 |
一、全面公开定价依据及定价方案 | 第41页 |
二、强化听证过程中的协商对话机制 | 第41-42页 |
三、公开听证会的全过程以及意见的采纳情况 | 第42页 |
第四节 保障价格听证结果的效力 | 第42-43页 |
一、强调听证笔录的决定作用 | 第42-43页 |
二、完善侵害听证权利的救济途径 | 第43页 |
第五节 创新听证形式和工作方式 | 第43-46页 |
一、探索并建立网上听证会制度 | 第43-44页 |
二、创新工作方式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