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中药浸膏粉体吸湿及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第二节 喷雾干燥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现状 | 第16-19页 |
第三节 主要研究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50种常用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吸湿性测定及吸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0-37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0-21页 |
1.1 仪器 | 第20页 |
1.2 试药 | 第20-2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1-35页 |
2.1 50种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的制备 | 第21页 |
2.2 50种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的药材归属及用药部位分类 | 第21-22页 |
2.3 50种中药配方颗粒粉体在三种不同湿度环境下的吸湿特性研究 | 第22-25页 |
2.4 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吸湿参数模型的建立 | 第25-3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物质组成与吸湿性的相关性研究 | 第37-46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8页 |
1.1 仪器 | 第38页 |
1.2 试药 | 第3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8-45页 |
2.1 六种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中糖含量的测定 | 第38-41页 |
2.2 六种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第41-42页 |
2.3 六种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在三种不同湿度下饱和吸湿量的测定 | 第42-43页 |
2.4 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中化学组成与其饱和吸湿量间相关性分析 | 第43-4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惰性辅料与中药配方颗粒用提取物共喷雾干燥制备改性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及对其粉体学性质的影响 | 第46-66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7页 |
1.1 仪器 | 第47页 |
1.2 试药 | 第47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47-64页 |
2.1 喷雾干燥条件对于中药水提液喷雾干燥粉体粉体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 第47-51页 |
2.2 不同辅料与中药配方颗粒提取液共喷雾对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学性质的影响 | 第51-58页 |
2.3 不同辅料用量及混合辅料制备改性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对其粉体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 第58-6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粉体表面包覆对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抗吸湿的可行性研究 | 第66-75页 |
1 仪器及试药 | 第66-67页 |
1.1 仪器 | 第66-67页 |
1.2 试药 | 第67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7-74页 |
2.1 粉体表面包覆改善粉体吸湿性的可行性研究 | 第67页 |
2.2 乙基纤维素表面包覆对黄芪配方颗粒用粉体形态的影响研究 | 第67-68页 |
2.3 粉体表面包覆后对粉体接触角的影响 | 第68页 |
2.4 粉体表面包覆对粉体吸湿性的影响 | 第68-70页 |
2.5 不同包覆材料用量对中药配方颗粒粉体吸湿性的影响 | 第70-72页 |
2.6 不同包覆工艺对中药配方颗粒粉体吸湿性的影响 | 第72-7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74-75页 |
3.1 粉体表面包覆改性对中药配方颗粒抗吸湿的可行性 | 第74页 |
3.2 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表面包覆包覆工艺的优选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惰性辅料共喷雾干燥及表面包覆联用对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改性研究 | 第75-81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75-76页 |
1.1 仪器 | 第75-76页 |
1.2 试药 | 第76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76-80页 |
2.1 不同改性中药配方颗粒用粉体的制备 | 第76页 |
2.2 惰性辅料共喷雾干燥及表面包覆联用对中药配方颗粒粉体吸湿性的影响 | 第76-80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80-81页 |
全文小结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