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项目背景 | 第9-10页 |
1.1.1 项目的学术与社会背景 | 第9页 |
1.1.2 项目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城市救护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车路协同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车路协同理论在城市救护车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车路协同理论概述 | 第19-25页 |
2.1 车路协同系统概念 | 第19页 |
2.2 车路协同系统的技术模块研究 | 第19-22页 |
2.3 车路协同系统在交通场景中的应用优势 | 第22-24页 |
2.3.1 车路协同系统在车辆跟驰场景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2.3.2 车路协同系统在车辆换道场景中的应用 | 第23页 |
2.3.3 车路协同系统在交通节点防撞场景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车路协同型救护车前期调研与分析 | 第25-35页 |
3.1 救护车前期调研与分析 | 第25-29页 |
3.2 车路协同系统在救护车中的应用与分析 | 第29-32页 |
3.3 现有救护车及其交通体系的问题分析 | 第32-34页 |
3.3.1 现有救护车问题分析 | 第32页 |
3.3.2 现有院前急救交通体系问题分析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车路协同型城市救护车集成化系统设计研究 | 第35-53页 |
4.1 车路协同型救护车人性化设计研究 | 第35-39页 |
4.1.1 救护车空间人性化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4.1.2 救护车标识人性化设计原则 | 第36-37页 |
4.1.3 人性化设计 | 第37-39页 |
4.2 车路协同型救护车集成化设计研究 | 第39-45页 |
4.2.1 救护车空间集成化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4.2.2 救护车功能集成化设计原则 | 第40-43页 |
4.2.3 集成化设计 | 第43-45页 |
4.3 车路协同型救护车功能模块分类与设计研究 | 第45-50页 |
4.3.1 驾驶模块设计 | 第45-46页 |
4.3.2 医护模块设计 | 第46-49页 |
4.3.3 病患模块设计 | 第49-50页 |
4.4 车路协同型救护车系统设计研究 | 第50-51页 |
4.4.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50-51页 |
4.4.2 车路协同型救护系统设计 | 第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项目成果展示 | 第53-73页 |
5.1 车路协同型城市救护车集成化系统设计实践 | 第53-64页 |
5.1.1 设计需求总结 | 第53-54页 |
5.1.2 方案草图设计 | 第54-55页 |
5.1.3 方案分析与评估 | 第55-59页 |
5.1.4 仿真效果图展示 | 第59-64页 |
5.1.5 实体模型展示 | 第64页 |
5.2 车路协同型城市救护车及救护系统设计说明 | 第64-69页 |
5.2.1 车路协同型救护车空间设计说明 | 第64-66页 |
5.2.2 车路协同型救护系统设计说明 | 第66-69页 |
5.3 项目效果验证 | 第69-72页 |
5.3.1 建立仿真事件 | 第69-70页 |
5.3.2 项目成果分析与评估 | 第70-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1 救护车结构外观问卷调查 | 第78-79页 |
附录2 作品展板展示 | 第79-83页 |
附录3 作品实体模型展示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