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地区安康公路边坡防护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安康公路边坡病害分析 | 第18-29页 |
2.1 山西兴县工程地质概况 | 第19-22页 |
2.2 安康路沿线的边坡病害分析 | 第22-28页 |
2.2.1 剥落病害及原因分析 | 第22-23页 |
2.2.2 坡面冲沟 | 第23-25页 |
2.2.3 崩塌病害及成因分析 | 第25-26页 |
2.2.4 滑坡病害及成因分析 | 第26-28页 |
2.3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公路边坡防护工程边坡性状条件分析 | 第29-40页 |
3.1 边坡稳定的原理及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3.2 安康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31-39页 |
3.2.1 圆弧条分法 | 第32-33页 |
3.2.2 简化Bishop法 | 第33-36页 |
3.2.3 直线法 | 第36-37页 |
3.2.4 工程地质法 | 第37-39页 |
3.3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安康公路主要的边坡防护技术 | 第40-59页 |
4.1 边坡防护的原则及要求 | 第41-42页 |
4.2 植物防护 | 第42-44页 |
4.2.1 传统绿色护坡 | 第42-43页 |
4.2.2 喷播植草防护 | 第43-44页 |
4.3 骨架植草防护 | 第44-48页 |
4.3.1 锚杆框架植草 | 第44-46页 |
4.3.2 预应力锚索框梁植草 | 第46-48页 |
4.4 工程防护 | 第48-58页 |
4.4.1 喷护 | 第48-49页 |
4.4.2 护坡 | 第49-51页 |
4.4.3 护面墙 | 第51-55页 |
4.4.4 主动防护网 | 第55-57页 |
4.4.5 封面、捶面 | 第57-58页 |
4.5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0页 |
5.1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