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1-17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1页 |
2. 观察病例标准 | 第11-13页 |
2.1 诊断标准 | 第11页 |
2.2 纳入标准 | 第11-12页 |
2.3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2.4 剔除标准 | 第12-13页 |
3. 给药方法 | 第13-14页 |
4. 仪器设备 | 第14页 |
5. 观察指标及积分方法 | 第14-15页 |
5.1 毒副反应 | 第14页 |
5.2 中医证候 | 第14-15页 |
5.3 生活质量 | 第15页 |
5.4 免疫功能 | 第15页 |
6. 统计学方法 | 第15页 |
7. 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17-20页 |
1. 毒副反应 | 第17页 |
2. 气血两虚证候 | 第17-18页 |
3. 生活质量 | 第18页 |
4. 免疫功能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第20-26页 |
1. 关于结肠癌的中医认识 | 第20页 |
1.1 中医对病名的认识 | 第20页 |
1.2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0页 |
2. 结肠癌的现代医学治疗 | 第20-21页 |
3. 八珍汤方解及抗肿瘤机制现代药理学认识 | 第21-23页 |
4. 八珍汤对结肠癌减毒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疗效分析 | 第23-24页 |
4.1 益气养血—增强机体免疫,提高外周血象 | 第23-24页 |
4.2 扶正固本—抑制肿瘤合成,诱导细胞凋亡 | 第24页 |
4.3 和胃降逆—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 | 第24页 |
5. 不足与展望 | 第24-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附录 | 第29-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文献综述 | 第47-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