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血管疾病论文--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论文

缺血性脑中风对小鼠神经元突触结构变化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进展第10-21页
        1.1.1 脑中风研究进展第10-13页
        1.1.2 脑缺血损伤病理机制研究进展第13-15页
        1.1.3 脑缺血损伤模型的选择第15-16页
        1.1.4 脑中风研究手段进展第16-18页
        1.1.5 可逆性脑中风研究进展第18-19页
        1.1.6 脑中风后神经可塑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第19-2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第21-2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32页
    2.1 材料第23页
        2.1.1 转基因小鼠的培育第23页
        2.1.2 仪器第23页
        2.1.3 药品与试剂第23页
    2.2 方法第23-32页
        2.2.1 可逆性脑缺血模型建立第23-24页
        2.2.2 活体内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第24-25页
        2.2.3 动物行为测试第25-26页
            2.2.3.1 自发活动测试第25-26页
            2.2.3.2 疲劳转棒测试第26页
        2.2.4 超微结构观察第26-28页
        2.2.5 组织染色第28-30页
            2.2.5.1 高尔基染色(Golgi-Cox)第28-29页
            2.2.5.2 Fluoro-Jade C(FJC)染色第29-30页
        2.2.6 统计学分析第30-32页
第三章 结果第32-66页
    3.1 可逆性脑缺血模型的建立第32-36页
    3.2 短暂性脑缺血后突触结构变化第36-39页
    3.3 短暂性脑缺血后树突棘更新率变化第39-45页
    3.4 短暂性脑缺血对行为的影响第45-47页
    3.5 神经元结构时间依赖性可逆性恢复第47-55页
    3.6 脑血流降低与神经元可塑性第55-58页
    3.7 双光子活体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第58-60页
    3.8 双光子活体观察机械损伤对神经元结构的影响第60-61页
    3.9 短暂性脑缺血对成年小鼠的影响第61-66页
        3.9.1 短暂性脑缺血对成年小鼠树突棘更新率的影响第62-63页
        3.9.2 短暂性脑缺血对成年小鼠线粒体及突触结构的影响第63-64页
        3.9.3 短暂性脑缺血对成年小鼠行为的影响第64-66页
第四章 讨论第66-73页
    4.1 脑缺血后树突结构损伤模式第66-67页
    4.2 短暂性脑缺血后神经元结构可塑性第67页
    4.3 脑缺血后神经元结构可逆性变化的机理第67-69页
    4.4 短暂性脑缺血对神经环路的影响第69-70页
    4.5 神经元结构可逆性恢复的影响因素第70-71页
    4.6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双光子活体观察证据第71页
    4.7 未成年小鼠和成年小鼠脑细胞对大脑缺血的反应第71-73页
第五章 结论第73-76页
    5.1 主要结论第73页
    5.2 研究展望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8页
缩略词表第88-8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P-RAN SDN自动部署技术实现研究
下一篇:基于代码复杂度的软件演化评估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