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我国大学生村官问题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3页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第9-10页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0-12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0-11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页
        (一) 研究思路第12页
        (二) 研究方法第12页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阐述第13-18页
    一、大学生村官的概念第13-14页
        (一) 定义第13页
        (二) 特点第13-14页
    二、相关理论阐述第14-18页
        (一) 激励理论第14-16页
        (二) 角色理论第16-18页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现状第18-26页
    一、我国大学生村官产生的背景第18-20页
        (一) 国家层面:国家战略重心向农村偏移和有关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发展政策出台第18页
        (二) 农村层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亟需人才支持第18-19页
        (三) 大学生层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第19-20页
    二、我国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第20-21页
        (一) 探索阶段(1995年——2004年)第20页
        (二) 推广阶段(2005年——2008年初)第20-21页
        (三) 普及阶段(2008年初——至今)第21页
    三、我国大学生村官现状概述第21-26页
        (一) 基本情况第22-24页
        (二) 取得成效第24-26页
第三章 南京市六合区大学生村官调查第26-38页
    一、南京市六合区大学生村官现状第26-28页
        (一) 基本情况第26页
        (二) 大学生村官工作开展概况第26-28页
    二、调查问卷设计及相关说明第28-29页
        (一) 调查对象样本概述第28页
        (二) 调查内容说明第28-29页
    三、南京市六合区大学生村官调查第29-38页
        (一) 以大学生村官为对象的调查第29-35页
        (二) 以村民为对象的调查访谈第35-36页
        (三) 以村居干部为对象的调查访谈第36-38页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8-47页
    一、我国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第38-42页
        (一) 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与基层所需不对口第38-39页
        (二) 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不够科学规范第39页
        (三) 大学生村官工作待遇偏低第39-40页
        (四) 大学生村官生活保障存在不足第40-41页
        (五) 大学生村官角色“尴尬”第41-42页
    二、原因分析第42-47页
        (一) 政府、高校、金融机构等社会主体对大学生村官支持力度不够第42-43页
        (二) 大学生村官自身思想认识准备不足第43-44页
        (三) 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基层工作能力存在缺陷第44页
        (四) 大学生村官选拔、任用、管理、退出等制度不健全第44-45页
        (五) 社会上一些不良倾向影响大学生村官发展第45-47页
第五章 解决大学生村官问题的对策建议第47-55页
    一、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第47-49页
        (一) 完善选任制度第47页
        (二) 完善保障制度第47-48页
        (三) 完善管理制度第48页
        (四) 完善帮扶引导制度第48-49页
    二、健全大学生村官选拔、培训、考核、发展、退出机制第49-51页
        (一) 健全选拔机制第49页
        (二) 健全培训机制第49-50页
        (三) 健全考核奖惩机制第50页
        (四) 健全发展机制第50-51页
        (五) 健全退出机制第51页
    三、加强大学生村官自身建设第51-52页
        (一) 强化大学生村官角色意识第51-52页
        (二) 增强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能力第52页
    四、营造支持大学生村官成长的社会环境第52-55页
        (一)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第53页
        (二) 改进高等院校培养教育模式第53页
        (三) 引导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助力大学生村官工作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61页
    附录一:关于六合区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问卷第58-60页
    附录二:对村民的访谈提纲第60页
    附录三:对村居干部的访谈提纲第60-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玉的自我觉醒和他者体验--试论森鸥外的小说《雁》
下一篇:从眼动数据看英汉视译中的文本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