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抗生素溶杆菌中吩嗪类物质的鉴定及其生物合成机制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写说明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1页
    1 溶杆菌简介第13-18页
        1.1 溶杆菌的分类及特征第13页
        1.2 溶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第13页
        1.3 溶杆菌产生的胞外酶及其应用第13-14页
        1.4 溶杆菌产生的活性天然产物及其应用第14-18页
    2 已知吩嗪类物质的结构与活性第18-22页
        2.1 吩嗪类物质的产生及其生物学意义第18-19页
        2.2 简单的吩嗪类物质第19-20页
        2.3 萜类吩嗪物质第20-21页
        2.4 由saphenic酸衍生的吩嗪类物质第21页
        2.5 由griseoluteic酸衍生的吩嗪类物质第21-22页
        2.6 其它有活性的天然产物吩嗪类物质第22页
    3 吩嗪类物质的作用机制第22-23页
    4 吩嗪类物质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进展第23-29页
        4.1 吩嗪核心结构的合成前体第23页
        4.2 吩嗪环的形成第23-24页
        4.3 吩嗪类物质生物合成基因第24-26页
        4.4 吩嗪环形成的分子机制第26-29页
    5 天然芳香族氮氧化物第29-30页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0-31页
第二章 抗生素溶杆菌OH13的鉴定与拮抗活性检测第31-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5页
        1.1 材料第31-33页
        1.2 方法第33-35页
    2 结果分析第35-45页
        2.1 抗生素溶杆菌OH13的鉴定第35-38页
        2.2 抗生素溶杆菌OH13及其粗提物的拮抗活性第38-41页
        2.3 抗生素溶杆菌OH13培养条件的筛选第41-45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5-47页
第三章 OH13中拮抗细菌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第47-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1.1 材料第47-48页
        1.2 方法第48-4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9-55页
        2.1 OH13的大量发酵及活性物质的分离第49-51页
        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活性检测第51-55页
    3 小结与讨论第55-57页
第四章 OH13中吩嗪类物质合成基因簇的鉴定第57-8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7-66页
        1.1 材料第57-59页
        1.2 方法第59-6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6-79页
        2.1 抗生素溶杆菌OH13菌株基因组测序分析第66-68页
        2.2 OH13中吩嗪基因簇序列分析第68-70页
        2.3 吩嗪类物质合成基因的突变第70-75页
        2.4 突变体的代谢产物与活性检测第75-76页
        2.5 吩嗪基因簇的异源表达第76-79页
    3 小结与讨论第79-81页
第五章 OH13中吩嗪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氮氧化机制研究第81-11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1-88页
        1.1 材料第81-85页
        1.2 方法第85-8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8-109页
        2.1 吩嗪类物质氮氧化基因的鉴定第88-94页
        2.2 氮氧化酶的体外活性检测第94-107页
        2.3 LaPhzNO1底物广谱性检测第107-109页
    3 小结与讨论第109-11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7页
附录第127-139页
致谢第139-141页
作者简介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矿胶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下一篇:急倾斜综放采场围岩控制技术及支架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