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心理弹性、师生互动风格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1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19页
    2.1 研究现状第13-15页
        2.1.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2.1.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2.2 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第15页
    2.3 心理弹性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第15-17页
    2.4 师生互动风格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第17-19页
3 研究设计第19-22页
    3.1 研究目标第19页
    3.2 研究对象分布情况第19-20页
    3.3 施测过程第20页
    3.4 研究思路第20页
    3.5 研究工具第20-21页
        3.5.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第20页
        3.5.2 心理弹性测量量表第20-21页
        3.5.3 师生互动风格量表第21页
    3.6 统计分析方法第21-22页
4 研究结果第22-39页
    4.1 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第22-30页
        4.1.1 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各维度总体描述第22页
        4.1.2 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22-30页
    4.2 心理弹性的现状分析第30-32页
        4.2.1 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总体特点第30页
        4.2.2 不同变量学生的心理弹性差异分析第30-32页
    4.3 留守初中生师生互动风格的现状分析第32-36页
        4.3.1 留守初中生师生互动风格的总体特点第32-33页
        4.3.2 不同监护人学生的师生互动风格量表分维度得分差异分析第33-36页
    4.4 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师生互动风格的相关分析第36-37页
        4.4.1 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第36-37页
    4.5 心理健康状态与性别、监护人、心理弹性、教师风格的回归分析第37-39页
        4.5.1 心理健康状态与心理弹性的回归分析第37页
        4.5.2 心理健康与教师风格的回归分析第37-38页
        4.5.3 心理健康与性别、监护人、心理弹性、教师风格的回归分析第38-39页
5 结论与教育建议第39-48页
    5.1 结论第39页
    5.2 教育建议第39-48页
        5.2.1 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初中生的管理和教育第39-42页
        5.2.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第42-45页
        5.2.3 加强家长与留守初中生的联系、沟通第45-46页
        5.2.4 关注影响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内外因素第46-48页
6 局限与展望第48-50页
    6.1 局限第48页
        6.1.1 选取样本的代表性不够全面第48页
        6.1.2 研究内容的局限第48页
        6.1.3 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局限性第48页
    6.2 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减清骨散治疗阴虚内热型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老年脑梗塞急性期肺部感染证型分布及痰热壅肺证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