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S的制备及其水化产物抗碳化腐蚀性能研究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硅酸盐矿物的制备方法 | 第13-18页 |
1.2.1 高温固相合成法 | 第13-14页 |
1.2.2 聚合有机-无机合成法 | 第14页 |
1.2.3 微波加热合成法 | 第14-16页 |
1.2.4 水热合成法 | 第16页 |
1.2.5 溶胶-凝胶法 | 第16-18页 |
1.3 硅酸盐矿物的水化 | 第18-20页 |
1.4 水泥石的碳化 | 第20-25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设备与方法 | 第25-31页 |
2.1 实验原材料 | 第25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5-2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2.3.1 干凝胶的制备 | 第26页 |
2.3.2 C_3S矿物的制备 | 第26-27页 |
2.3.3 C_3S矿物的水化 | 第27页 |
2.3.4 C_3S水化产物的碳化 | 第27页 |
2.4 测试方法 | 第27-29页 |
2.4.1 荧光分析 | 第27页 |
2.4.2 游离氧化钙值的测定 | 第27-28页 |
2.4.3 物相组成分析 | 第28页 |
2.4.4 微观结构分析 | 第28页 |
2.4.5 颗粒粒径分布 | 第28页 |
2.4.6 水化热分析 | 第28页 |
2.4.7 综合热分析 | 第28-29页 |
2.5 实验方案 | 第29-31页 |
第三章 C_3S矿物的制备 | 第31-55页 |
3.1 前驱物干凝胶的制备 | 第31-35页 |
3.1.1 钙源 | 第31-33页 |
3.1.2 硅源 | 第33-34页 |
3.1.3 干凝胶的制备 | 第34-35页 |
3.2 干凝胶的预处理 | 第35-39页 |
3.3 烧成制度对C_3S矿物形成的影响 | 第39-49页 |
3.3.1 煅烧温度 | 第39-44页 |
3.3.2 保温时间 | 第44-46页 |
3.3.3 冷却方式 | 第46-49页 |
3.4 C_3S矿物的形成机理 | 第49-51页 |
3.5 制备的C_3S的物理化学特性 | 第51-54页 |
3.5.1 物理性质 | 第51-52页 |
3.5.2 化学性质 | 第52-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温度对水化产物C-S-H凝胶形貌的影响 | 第55-77页 |
4.1 样品的制备 | 第55-56页 |
4.2 水固比对C_3S水化过程的影响 | 第56-66页 |
4.2.1 低水固比时C_3S的水化过程 | 第56-60页 |
4.2.2 高水固比时C_3S的水化过程 | 第60-66页 |
4.3 温度对C_3S水化过程的影响 | 第66-75页 |
4.3.1 60℃温度下C_3S的水化过程 | 第66-70页 |
4.3.2 100℃温度下C_3S的水化过程 | 第70-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不同形貌C-S-H凝胶的抗碳化腐蚀性能 | 第77-93页 |
5.1 试验方法 | 第77页 |
5.2 碳化温度对C-S-H凝胶的影响 | 第77-91页 |
5.2.1 25℃碳化温度对C-S-H凝胶的影响 | 第77-85页 |
5.2.2 60℃碳化温度对C-S-H凝胶的影响 | 第85-91页 |
5.3 碳化机理分析 | 第91-9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附录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