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1 素质拓展训练的由来及发展 | 第7页 |
1.1.2 学校体育建设发展与改革的必要性 | 第7-8页 |
1.1.3 素质拓展训练逐步与学校体育相融合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9-12页 |
1.3.1 境外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现状 | 第10-12页 |
1.3.3 现状分析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理论依据 | 第14-20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1.1 “体验式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2.1.2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 | 第15-16页 |
2.1.3 合作学习理论 | 第16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2.1 素质拓展训练 | 第16页 |
2.2.2 教学设计 | 第16-17页 |
2.3 素质拓展训练与小学体育教学 | 第17-20页 |
2.3.1 素质拓展训练的特点及步骤 | 第17-18页 |
2.3.2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 | 第20-31页 |
3.1 教学设计模型——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 | 第20-21页 |
3.2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 | 第21-22页 |
3.3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要素分析 | 第22-29页 |
3.3.1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 第22-23页 |
3.3.2 分析教学对象(即学习者分析) | 第23-24页 |
3.3.3 确定教学目标 | 第24-25页 |
3.3.4 开发和选择教学内容 | 第25-26页 |
3.3.5 开发和设计教学环境 | 第26-27页 |
3.3.6 组织和实施教学 | 第27-28页 |
3.3.7 实施教学评价 | 第28-29页 |
3.4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 第29-31页 |
3.4.1 学生中心的原则 | 第29页 |
3.4.2 情境活动的原则 | 第29-30页 |
3.4.3 针对性原则 | 第30页 |
3.4.4 趣味性原则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 | 第31-43页 |
4.1 银川市某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现状 | 第31-33页 |
4.1.1 课堂情况分析 | 第31页 |
4.1.2 教师情况分析 | 第31页 |
4.1.3 学生情况分析 | 第31-33页 |
4.2 课程内容设置 | 第33-34页 |
4.3 教学案例一——密码破译 | 第34-38页 |
4.4 教学案例二——急速120秒 | 第38-43页 |
第五章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的实践效果 | 第43-48页 |
5.1 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5.2 教学反馈 | 第44-46页 |
5.2.1 学生反馈 | 第44-45页 |
5.2.2 教师反馈 | 第45-46页 |
5.2.3 家长反馈 | 第46页 |
5.3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的价值 | 第46-48页 |
5.3.1 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第46页 |
5.3.2 有助学生达成强身健体的目的 | 第46页 |
5.3.3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锻炼学生意志品质 | 第46-47页 |
5.3.4 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第47页 |
5.3.5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学生社会技能的习得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48页 |
6.3 建议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61页 |
个人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