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场式直线时栅的自适应动态比相测量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1 光栅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及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时栅动态测量中存在问题分析 | 第13-15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2 光场式时栅的理论研究 | 第17-27页 |
| 2.1 光场式时栅的测量原理 | 第17-20页 |
| 2.2 光场式时栅的误差分析 | 第20-25页 |
| 2.2.1 光场式时栅的模型分析 | 第20-21页 |
| 2.2.2 误差规律分析 | 第21-25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3 自适应动态比相测量方法模型设计 | 第27-39页 |
| 3.1 自适应控制理论 | 第27-29页 |
| 3.2 时栅比相原理 | 第29-31页 |
| 3.2.1 过零比相 | 第30-31页 |
| 3.2.2 时栅比相原理 | 第31页 |
| 3.3 自适应动态比相测量模型设计 | 第31-36页 |
| 3.3.1 自适应动态比相测量方法原理 | 第32页 |
| 3.3.2 自适应控制算法 | 第32-35页 |
| 3.3.3 自适应动态比相测量模型设计 | 第35-3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 4 自适应动态比相测量系统设计 | 第39-51页 |
| 4.1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9-46页 |
| 4.1.1 采样电路 | 第40-42页 |
| 4.1.2 自适应控制硬件设计 | 第42-44页 |
| 4.1.3 比较整形电路 | 第44-46页 |
| 4.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6-50页 |
| 4.2.1 自适应控制模块 | 第46-49页 |
| 4.2.2 比相模块 | 第49-50页 |
| 4.3 制作PCB板 | 第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实验研究 | 第51-59页 |
| 5.1 实验设计 | 第51-53页 |
| 5.2 标定实验设计 | 第53-54页 |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 5.3.1 自适应算法验证 | 第55-56页 |
| 5.3.2 精度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6.1 总结 | 第59-60页 |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