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7-8页 |
1. 传统语文讲授型教学模式的弊端 | 第7-8页 |
2. 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改变 | 第8页 |
3. 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改变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2. 实践意义 | 第9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 探究性学习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2. 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高中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一) 高中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 第12页 |
1. 探究性学习 | 第12页 |
2. 高中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 | 第12页 |
(二) 高中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 第12-15页 |
1. 主体性 | 第13页 |
2. 探究性 | 第13页 |
3. 开放性 | 第13-14页 |
4. 发展性 | 第14-15页 |
(三) 高中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页 |
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5-16页 |
3. 语文课程标准 | 第16页 |
(四) 高中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的原则 | 第16-20页 |
1. 语文训练与人格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 第16-17页 |
2. 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 | 第17页 |
3. 课内课外学习相配合的原则 | 第17-18页 |
4. 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 第18-20页 |
二、高中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 第20-28页 |
(一) 基于教材的语文学科内部的主题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 第20-24页 |
1. 理念阐述 | 第20页 |
2. 操作程序 | 第20-23页 |
3. 典型课例 | 第23-24页 |
(二) 基于网络平台的跨学科主题探究性学习 | 第24-28页 |
1. 理念阐述 | 第24-25页 |
2. 操作程序 | 第25-26页 |
3. 典型课例 | 第26-28页 |
三、高中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及实施建议 | 第28-34页 |
(一) 主题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特的优势 | 第28-30页 |
1. 注重课程资源整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 第28页 |
2. 有益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 第28-29页 |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精神文化境界 | 第29-30页 |
(二) 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具有其局限性 | 第30-32页 |
1. 实施条件要求高,难以普及 | 第30-31页 |
2. 易出现重语文的人文性因素而忽略语文工具性因素的偏差 | 第31页 |
3. 易出现“学术化”、“形式化”和“非语文化”倾向 | 第31-32页 |
(三) 高中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建议 | 第32-34页 |
1.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运用 | 第32页 |
2. 同时兼顾语文的人文性因素和工具性因素 | 第32-33页 |
3. 加强监督,保证实效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 | 第37-44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