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DC-DC开关变换器非线性混沌、分岔行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DC-DC开关变换器非线性行为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开关电感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1.3.1 分岔理论 | 第14页 |
1.3.2 混沌理论 | 第14-16页 |
1.3.3 通往混沌的道路 | 第16-17页 |
1.3.4 分岔与混沌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1.4 直流变换器非线性行为控制方法 | 第18-20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研究 | 第21-34页 |
2.1 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 | 第21-24页 |
2.2 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离散映射模型 | 第24页 |
2.3 变换器系统的非线性行为分析 | 第24-28页 |
2.3.1 分岔图 | 第24-27页 |
2.3.2 庞加莱截面图 | 第27-28页 |
2.4 变换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28-31页 |
2.4.1 最大Lyapunov指数谱 | 第28-29页 |
2.4.2 雅可比矩阵特征值 | 第29-31页 |
2.5 变换器系统Simulink电路仿真 | 第31-34页 |
3 多级串联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研究 | 第34-44页 |
3.1 多级串联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 | 第34-35页 |
3.2 多级串联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离散映射模型 | 第35-36页 |
3.3 多级串联变换器系统的分岔图分析 | 第36-39页 |
3.3.1 参考电流为变化参数 | 第36-38页 |
3.3.2 输入电压为变化参数 | 第38-39页 |
3.4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谱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39-41页 |
3.5 多级串联变换器系统Simulink电路仿真 | 第41-44页 |
4 多级并联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研究 | 第44-54页 |
4.1 多级并联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 | 第44页 |
4.2 多级并联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离散映射模型 | 第44-45页 |
4.3 多级并联变换器系统的分岔图分析 | 第45-50页 |
4.3.1 参考电流为变化参数 | 第45-48页 |
4.3.2 输入电压为变化参数 | 第48-50页 |
4.4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谱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50-51页 |
4.5 多级并联变换器系统Simulink电路仿真 | 第51-54页 |
5 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控制研究 | 第54-62页 |
5.1 基于参数微扰法的开关电感变换器非线性行为控制 | 第54-57页 |
5.1.1 控制原理分析 | 第54-55页 |
5.1.2 微小扰动的参数确定 | 第55-56页 |
5.1.3 Simulink仿真 | 第56-57页 |
5.2 基于斜坡补偿法的开关电感变换器非线性行为控制 | 第57-62页 |
5.2.1 控制原理分析 | 第57-58页 |
5.2.2 斜坡补偿电流斜率确定 | 第58-61页 |
5.2.3 Simulink仿真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