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及对发达经济体股票市场的影响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8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理论 | 第21-27页 |
2.1 短期国际资本的定义及测量 | 第21-23页 |
2.1.1 短期国际资本的定义 | 第21-22页 |
2.1.2 短期国际资本的测量 | 第22-23页 |
2.2 短期国际资本的影响因素 | 第23页 |
2.3 短期国际资本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第23-27页 |
第3章 危机后发达经济体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特征 | 第27-38页 |
3.1 短期国际资本流向特征 | 第27-31页 |
3.1.1 危机期由发达经济体流向新兴经济体 | 第27-28页 |
3.1.2 美国短期国际资本易受经济形势影响 | 第28-29页 |
3.1.3 欧洲为短期国际资本的避险区 | 第29-30页 |
3.1.4 日本短期国际资本持续流出 | 第30-31页 |
3.2 短期国际资本数量特征 | 第31-33页 |
3.2.1 美国短期国际资本波动最大 | 第31-32页 |
3.2.2 欧洲短期国际资本波动时间最长 | 第32页 |
3.2.3 日本短期国际资本波动最小 | 第32-33页 |
3.3 汇率变化特征 | 第33-34页 |
3.4 投资结构变化特征 | 第34-38页 |
3.4.1 直接投资的变化特征 | 第34-35页 |
3.4.2 证券投资的变化特征 | 第35页 |
3.4.3 货币市场工具投资的变化特征 | 第35-36页 |
3.4.4 债务资本投资的变化特征 | 第36-37页 |
3.4.5 金融衍生品投资的变化特征 | 第37-38页 |
第4章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美欧股票市场的影响 | 第38-53页 |
4.1 实证指标的选取和研究样本 | 第38-40页 |
4.1.1 样本选取 | 第38-39页 |
4.1.2 数据收集和整理 | 第39-40页 |
4.2 计量模型 | 第40-41页 |
4.2.1 计量模型的选取依据 | 第40页 |
4.2.2 模型简述 | 第40-41页 |
4.3 美国短期国际资本对股票市场影响 | 第41-47页 |
4.3.1 美国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第41页 |
4.3.2 美国数据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1-42页 |
4.3.3 美国VAR模型的滞后阶数 | 第42-43页 |
4.3.4 美国VAR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4.3.5 美国VAR模型的检验 | 第44页 |
4.3.6 美国脉冲函数响应分析 | 第44-45页 |
4.3.7 小结 | 第45-47页 |
4.4 欧洲短期国际资本对股票市场影响 | 第47-53页 |
4.4.1 欧洲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第47页 |
4.4.2 欧洲数据的协整检验 | 第47-48页 |
4.4.3 欧洲数据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8-49页 |
4.4.4 欧洲VAR模型的滞后阶数 | 第49页 |
4.4.5 欧洲VAR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4.4.6 欧洲VAR模型的检验 | 第50页 |
4.4.7 欧洲脉冲函数响应分析 | 第50-52页 |
4.4.8 给欧洲实际汇率一个正的冲击 | 第52页 |
4.4.9 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5.2.1 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 | 第54页 |
5.2.2 关注发达经济体经济形势 | 第54-55页 |
5.2.3 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国资本市场 | 第55页 |
5.2.4 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 第55页 |
5.2.5 推进中国股票市场改革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