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输电制度论文--直流制输电论文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电压源和电流源换流器相互作用规律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7-2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7-23页
        1.1.1 混合直流输电综述第17-20页
        1.1.2 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研究热点第20-21页
        1.1.3 课题的提出第21-23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23-26页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2章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第28-41页
    2.1 LCC-HVDC的基本结构和控制策略第28-31页
        2.1.1 LCC-HVDC的基本结构第28-29页
        2.1.2 LCC-HVDC数学模型第29-30页
        2.1.3 LCC-HVDC的交流系统强度第30-31页
    2.2 VSC-HVDC的基本结构和控制策略第31-34页
        2.2.1 VSC-HVDC的基本结构第31-32页
        2.2.2 VSC-HVDC的控制策略和数学模型第32-34页
        2.2.3 VSC-HVDC的交流系统强度第34页
    2.3 混合双馈入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控制方式第34-40页
        2.3.1 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结构第34-35页
        2.3.2 LCC-HVDC控制方式对混合双馈入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第35-39页
        2.3.3 VSC-HVDC控制方式对混合双馈入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第39-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信号建模第41-68页
    3.1 LCC换流站的小信号模型第41-53页
        3.1.1 LCC换流站基本单元的状态空间方程第41-51页
        3.1.2 LCC换流站的状态空间方程第51-53页
    3.2 VSC换流站的小信号模型第53-59页
        3.2.1 VSC换流站基本单元的状态空间方程第53-58页
        3.2.2 VSC换流站的状态空间方程第58-59页
    3.3 换流器的组合第59-62页
    3.4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验证第62-64页
    3.5 交流系统强度对稳定性的影响第64-66页
    3.6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4章 基于运行阻抗的混合双馈入系统等值有效短路比定量评估方法第68-89页
    4.1 混合双馈入系统的临界等值阻抗第68-74页
        4.1.1 LCC-HVDC和VSC-HVDC的临界等值阻抗第68-73页
        4.1.2 VSC-HVDC对LCC-HVDC临界等值阻抗的影响第73-74页
    4.2 基于运行阻抗的等值有效短路比第74-82页
        4.2.1 基于运行阻抗的等值有效短路比的计算方法第74-79页
        4.2.2 基于运行阻抗的等值有效短路比的验证第79-82页
    4.3 LCC-HVDC和VSC-HVDC交流系统强度的相互作用规律第82-85页
        4.3.1 VSC-HVDC对LCC-HVDC交流系统强度的作用规律第83-84页
        4.3.2 LCC-HVDC对VSC-HVDC交流系统强度的作用规律第84-85页
    4.4 控制参数对系统等值有效短路比的影响第85-88页
    4.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5章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换相失败问题第89-105页
    5.1 VSC-HVDC改善LCC-HVDC换相失败的基本原理第89-95页
        5.1.1 LCC-HVDC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影响因素第89-92页
        5.1.2 VSC-HVDC增强LCC-HVDC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原理第92-95页
    5.2 提升LCC换相失败免疫力的新型拓扑第95-103页
        5.2.1 LCC新型拓扑的基本结构第95-96页
        5.2.2 LCC新型拓扑的控制策略第96-98页
        5.2.3 LCC新型拓扑换相过程的数学分析第98-101页
        5.2.4 仿真验证第101-103页
    5.3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05-108页
    6.1 结论第105-107页
    6.2 展望第107-108页
附录 1第108-111页
附录 2第111-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4-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作者简介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喷泉码的自适应解调技术研究
下一篇:喷泉码在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