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2.1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1.2.2 基于空间安全诊断的工业用地布局空间安全评价与分级 | 第13页 |
1.2.3 基于微粒群优化算法的工业用地布局空间优化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影响因子研究综述 | 第16页 |
2.2 工业用地调整模式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2.3 土地利用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2.3.1 土地利用安全评价 | 第17-18页 |
2.3.2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空间安全评价 | 第18-19页 |
2.4 工业用地布局空间优化与土地资源配置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2.5 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5.1 工业区位理论 | 第20页 |
2.5.2 集聚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2.5.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页 |
2.6 小结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基于空间安全评价的工业用地布局优化理论研究 | 第24-36页 |
3.1 工业用地空间安全评价和布局优化内涵 | 第24-25页 |
3.1.1 工业用地空间安全评价内涵界定 | 第24-25页 |
3.1.2 工业用地空间布局优化必要性分析 | 第25页 |
3.2 工业用地空间安全诊断多级评估框架概述 | 第25-33页 |
3.2.1 识别评价因子 | 第25-27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量化处理 | 第27-31页 |
3.2.3 确定评价方法 | 第31-33页 |
3.3 微粒群优化算法工具模型设计 | 第33-36页 |
3.3.1 基本单元划分与数据预处理 | 第33页 |
3.3.2 目标函数建立 | 第33-34页 |
3.3.3 约束条件设置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北辰区工业用地空间安全布局优化实证分析 | 第36-54页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36-37页 |
4.1.1 自然资源状况 | 第36页 |
4.1.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6-37页 |
4.2 北辰区工业用地现状分析 | 第37-41页 |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7页 |
4.2.2 北辰区工业用地现状分布特征 | 第37-41页 |
4.3 工业用地空间安全评价 | 第41-47页 |
4.3.1 红线控制区筛选 | 第41-43页 |
4.3.2 单因素评价 | 第43-44页 |
4.3.3 空间综合评价 | 第44-47页 |
4.3.4 综合评价结论 | 第47页 |
4.4 现状工业用地空间优化及结果分析 | 第47-54页 |
4.4.1 基于空间安全评价的工业点优化布局 | 第47-48页 |
4.4.2 优化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4.3 北辰区工业用地空间安全布局优化调整对策建议 | 第50-54页 |
第五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54页 |
5.2 主要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5.2.1 主要不足之处 | 第54-55页 |
5.2.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参与科研活动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