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1 新高考改革对教育的要求 | 第10-11页 |
1.1.2 教育改革的需求 | 第11页 |
1.1.3 生物发展的趋势 | 第11页 |
1.1.4 社会形势的需求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2“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描述及研究目的 | 第14-17页 |
2.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理论描述 | 第14-15页 |
2.1.1 问题的界定 | 第14页 |
2.1.2 问题解决的描述 | 第14-15页 |
2.1.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定义 | 第15页 |
2.2 研究目的 | 第15-17页 |
3 本领域的研究状况及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3.1 本领域的研究状况 | 第17-19页 |
3.1.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3.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3.2.1 文献法 | 第19页 |
3.2.2 比较分析法 | 第19页 |
3.2.3 案例分析法 | 第19-20页 |
3.2.4 调查法 | 第20页 |
3.2.5 分析归纳法 | 第20-21页 |
4“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概述 | 第21-27页 |
4.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4.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4.1.2 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4.1.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3页 |
4.2“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概述 | 第23-27页 |
4.2.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特征 | 第23-24页 |
4.2.2“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 第24-25页 |
4.2.3“问题解决”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比较 | 第25-27页 |
5 对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27-38页 |
5.1 调查目的 | 第27页 |
5.2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 第27页 |
5.3 现状调查 | 第27-37页 |
5.3.1 问卷调查 | 第27-36页 |
5.3.2 访谈 | 第36-37页 |
5.4 调查结果总结 | 第37-38页 |
6 高中生物“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第38-50页 |
6.1 实验研究的目的 | 第38页 |
6.2 实验规划 | 第38页 |
6.3 实验设计 | 第38-39页 |
6.4 实验实施案例 | 第39-48页 |
6.4.1 选材的原因 | 第39页 |
6.4.2 学情分析 | 第39页 |
6.4.3 教材分析 | 第39页 |
6.4.4 教学目标 | 第39-40页 |
6.4.5 教学重难点 | 第40页 |
6.4.6 教学设计思路 | 第40页 |
6.4.7 教学过程 | 第40-45页 |
6.4.8 板书设计 | 第45-46页 |
6.4.9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6.5 实验讨论 | 第48-5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7.1 结论 | 第50页 |
7.2 对“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未来发展的一些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A | 第53-55页 |
附录B | 第55-56页 |
附录C | 第56-61页 |
附录D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