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转GmNFYB基因大豆品系的抗旱性分析

摘要第8-10页
英文摘要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3页
    1.1 植物的抗逆生理第12-14页
        1.1.1 植物抗逆的不同方式第12页
        1.1.2 植物在逆境下的形态结构变化与代谢特点第12页
        1.1.3 植物在逆境下的渗透调节第12-13页
        1.1.4 植物在逆境下的生物膜透性变化与抗氧化酶活性第13-14页
    1.2 植物的抗旱生理第14-15页
        1.2.1 维持水分代谢第14页
        1.2.2 促进渗透调节第14-15页
        1.2.3 启动保护酶系统第15页
    1.3 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第15-20页
        1.3.1 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第15-16页
        1.3.2 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第16-18页
        1.3.3 转录因子的分类第18-20页
    1.4 转录因子NF-Y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4.1 核因子Y的结构特征第20页
        1.4.2 核因子Y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第20-21页
    1.5 大豆抗旱育种研究进展第21-22页
        1.5.1 转抗旱基因大豆育种第21-22页
        1.5.2 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第22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1页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23-24页
        2.1.1 实验材料第23页
        2.1.2 主要试剂第23页
        2.1.3 仪器及耗材第23-24页
        2.1.4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24页
    2.2 试验方法第24-31页
        2.2.1 Gm NFYB材料的筛选第24-26页
        2.2.2 转Gm NFYB基因大豆PEG模拟干旱试验第26页
        2.2.3 转GmNFYB基因大豆植株的土壤干旱胁迫及生理指标的检测第26-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46页
    3.1 转Gm NFYB大豆材料的筛选第31-34页
        3.1.1 种子芽期抗旱性筛选第31-32页
        3.1.2 涂抹ppt筛选第32-33页
        3.1.3 转基因株系的PCR鉴定第33-34页
    3.2 转Gm NFYB基因大豆PEG模拟干旱处理第34-35页
    3.3 转Gm NFYB基因大豆的抗旱比较第35-46页
        3.3.1 表型比较第35-36页
        3.3.2 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持水力的比较第36-37页
        3.3.3 气孔特征的比较第37页
        3.3.4 叶片伤害度的比较第37-38页
        3.3.5 叶绿素含量变化比较第38-39页
        3.3.6 光合生理比较第39-40页
        3.3.7 生理指标的比较第40-44页
        3.3.8 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农艺性状的比较第44-46页
4 讨论第46-48页
    4.1 干旱胁迫对叶片含水量变化的影响第46页
    4.2 干旱胁迫对根系形态特征变化的影响第46页
    4.3 干旱胁迫对生理指标的影响第46-47页
        4.3.1 SOD、POD保护酶变化特征第46-47页
        4.3.2 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特征第47页
        4.3.3 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含量变化特征第47页
    4.4 转NFYB基因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7-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寒地冬小麦不同密度下性状整齐度遗传差异对产量的影响
下一篇:啶虫脒在黑土壤中含量测定及降解产物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