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2页 |
1.1 小麦产量的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1.1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 | 第12-13页 |
1.1.2 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1.3 影响小麦产量的环境因素 | 第15-17页 |
1.2 群体整齐度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2.1 整齐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18页 |
1.2.2 群体整齐度对产量的贡献 | 第18-19页 |
1.2.3 群体整齐度的遗传研究 | 第19-20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2.3 数据测定 | 第23页 |
2.4 统计方法 | 第23-24页 |
2.4.1 整齐度的计算 | 第23页 |
2.4.2 遗传力的计算 | 第23-24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9页 |
3.1 寒地冬小麦品种间主要性状差异 | 第25-30页 |
3.1.1 寒地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性状群体的方差分析 | 第25-27页 |
3.1.2 寒地冬小麦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第27-28页 |
3.1.3 寒地冬小麦各性状整齐度的方差分析 | 第28-30页 |
3.2 寒地冬小麦不同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的遗传力 | 第30-31页 |
3.3 不同品种整齐度比较 | 第31-39页 |
3.3.1 不同品种穗长整齐度比较 | 第31-33页 |
3.3.2 不同品种穗粒数整齐度比较 | 第33-34页 |
3.3.3 不同品种无效小穗数整齐度比较 | 第34-35页 |
3.3.4 不同品种株高整齐度比较 | 第35-37页 |
3.3.5 不同品种总小穗数整齐度比较 | 第37-38页 |
3.3.6 不同品种结实小穗数整齐度比较 | 第38-39页 |
3.4 整齐度与各性状的相关性 | 第39-41页 |
3.4.1 群体整齐度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第39页 |
3.4.2 群体整齐度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第39-41页 |
3.5 寒地冬小麦品种群体农艺性状表型变异分析 | 第41-45页 |
3.5.1 寒地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平均表现 | 第41-42页 |
3.5.2 寒地冬小麦品种群体的变异 | 第42-45页 |
3.6 产量与产量性状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3.7 寒地冬小麦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 | 第46-47页 |
3.8 不同密度下产量构成因素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54页 |
4.1 影响品种群体整齐度的因素 | 第49页 |
4.2 群体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 群体整齐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 第50-51页 |
4.4 群体整齐度的遗传效应 | 第51页 |
4.5 不同品种群体的整齐度 | 第51-52页 |
4.6 寒地冬小麦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 | 第52页 |
4.7 寒地冬小麦产量的改良途径 | 第52-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