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

硕士研究生网络利他行为的量表适用性及其与道德判断间关系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1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2 研究目的第12页
   ·探索在校研究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心理结构第12页
   ·研究《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在硕士研究生上的适用性第12页
   ·探索硕士研究生道德判断水平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第12页
 3 研究内容第12页
 4 研究意义第12-14页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4-26页
 1 利他行为的研究第14-20页
   ·利他行为的概念第14-15页
   ·利他行为的理论第15-17页
     ·先天论第15页
     ·社会交换理论第15-16页
     ·动机论第16-17页
     ·社会学习理论第17页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第17-20页
     ·利他者因素第17-19页
     ·情境因素第19页
     ·受助者因素第19-20页
 2 道德判断的研究第20-23页
   ·道德判断的界定第20页
   ·道德判断的理论第20-22页
     ·道德判断的认知理论第20-22页
     ·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第22页
   ·道德判断与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3 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第23-26页
   ·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第23-24页
   ·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现状第24-26页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适用性研究第26-37页
 1 引言第26页
 2 研究方法第26-27页
   ·被试第26-27页
   ·研究工具第27页
   ·数据分析第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35页
   ·项目分析第27-29页
     ·项目通俗性第27-28页
     ·项目区分度第28-29页
   ·量表的信度研究第29-30页
   ·量表的效度研究第30-35页
     ·内部一致性第30-31页
     ·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第31-35页
 4 讨论第35-37页
第四章 在校硕士研究生网络利他行为与道德判断间关系的研究第37-46页
 1 引言第37页
 2 研究方法第37-39页
   ·被试第37-38页
   ·研究工具第38页
   ·数据分析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9-41页
   ·道德判断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第41-43页
 4 讨论第43-46页
   ·在校研究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基本情况第43-44页
   ·在校研究生道德判断水平的基本情况第44-45页
   ·道德判断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第45-46页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46-49页
   ·本研究主要结论第46-47页
   ·本研究的创新第47页
   ·本研究的不足第47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一、中文部分第49-51页
 二、英文部分第51-53页
附录一第53-54页
附录二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对关键事件的归因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下一篇:提取诱发遗忘效应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