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3.2 调查研究法 | 第15-16页 |
1.3.3 对比分析法 | 第16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融资租赁相关理论 | 第18-24页 |
2.1 融资租赁的基础理论 | 第18-20页 |
2.2 融资租赁的定义和特征 | 第20-24页 |
2.2.1 融资租赁的内涵 | 第20-22页 |
2.2.2 融资租赁的特征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现状 | 第24-36页 |
3.1 我国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业务发展背景 | 第24-26页 |
3.1.1 融资租赁的起源 | 第24页 |
3.1.2 我国综合保税区的起源 | 第24-25页 |
3.1.3 我国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业务的起源 | 第25-26页 |
3.2 国内外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历史 | 第26-28页 |
3.2.1 世界主要几个国家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 第26-28页 |
3.2.2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 第28页 |
3.3 我国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现状 | 第28-36页 |
3.3.1 全国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现状 | 第28-33页 |
3.3.2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3.3.3 上海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 第34-36页 |
第4章 我国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业务税收政策概况 | 第36-44页 |
4.1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相关税收政策分析 | 第36-41页 |
4.1.1 流转税 | 第36-39页 |
4.1.2 所得税 | 第39-40页 |
4.1.3 行为目的税 | 第40-41页 |
4.2 我国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行业税收征管政策分析 | 第41-42页 |
4.3 我国典型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行业相关税收政策分析 | 第42-44页 |
4.3.1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对融资租赁税收优惠政策 | 第42页 |
4.3.2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对融资租赁税收优惠政策 | 第42-44页 |
第5章 我国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业务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44-49页 |
5.1 相关税收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44-45页 |
5.2 税收征管操作与现实业务需求不符 | 第45-46页 |
5.2.1 租赁设备留购环节税收征管规定缺乏统一性 | 第45-46页 |
5.2.2 税收征管方式引致包修期内零部件更换维修不便利 | 第46页 |
5.3 融资租入飞机必须入区保税增成本 | 第46-47页 |
5.4 地方财税补贴政策成为影响融资租赁发展的重要因素 | 第47-49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 第49-56页 |
6.1 国外融资租赁业务税收政策经验借鉴 | 第49-50页 |
6.1.1 美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经验借鉴 | 第49页 |
6.1.2 日本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经验借鉴 | 第49-50页 |
6.1.3 爱尔兰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经验借鉴 | 第50页 |
6.2 完善我国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 第50-56页 |
6.2.1 进一步完善融资租赁相关税收法律法规 | 第50-51页 |
6.2.2 明确融资租赁业务的税收释义 | 第51-52页 |
6.2.3 完善税收征管操作规范,与现实业务需求相符合 | 第52-54页 |
6.2.4 逐步弱化地方优惠政策影响,提供便利税收服务 | 第54-55页 |
6.2.5 鼓励专业化、多样化的创新融资租赁模式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4页 |
上海浦东机场保税区调研访谈简报 | 第57-59页 |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海关调研访谈简报 | 第59-61页 |
春秋航空公司调研访谈简报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