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迟子建小说的民间维度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民间立场:关注底层民众 | 第11-27页 |
第一节 与民间底层民众亲近 | 第11-16页 |
一、对底层民众的认知:有活力 | 第12-13页 |
二、对底层民众的情感:常理解 | 第13-15页 |
三、对底层民众的行为:给赞美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与主流意识形态疏离 | 第16-21页 |
一、历史:关涉日常生活 | 第16-18页 |
二、文革:突显亲情伦理 | 第18-20页 |
三、底层政权:勾勒自然风光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于民间书写民间 | 第21-27页 |
一、童年经验提供书写源泉 | 第21-23页 |
二、民间故事滋养艺术灵感 | 第23-24页 |
三、世俗生活添加民间滋味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民间生活样式:关心底层生存 | 第27-38页 |
第一节 物质生活 | 第27-30页 |
一、家畜:特殊的生产资料 | 第27-28页 |
二、饮食:变动的幸福指数 | 第28-29页 |
三、本欲:自然的人之本性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人际关系 | 第30-34页 |
一、亲邻“人道亲亲” | 第30-31页 |
二、陌生人“侠骨柔肠” | 第31-33页 |
三、两性“琴瑟和鸣” | 第33-34页 |
第三节 道德信仰 | 第34-38页 |
一、“弑父”:罪恶与正义的交锋 | 第35页 |
二、“弑母”:舆论与亲情的博弈 | 第35-36页 |
三、“灭子”:生与灭的对峙 | 第36-37页 |
四、“除爱”:爱与恨的交织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民间叙事:关照底层话语 | 第38-49页 |
第一节 叙事时间 | 第38-41页 |
一、故事时间 | 第38-39页 |
二、心理时间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叙事语言 | 第41-44页 |
一、叙事语言日常化 | 第41-42页 |
二、叙事语言修辞化 | 第42-43页 |
三、叙事语言生态化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叙事视角 | 第44-49页 |
一、“她”视角下的女性生存 | 第44-45页 |
二、“智障”视角下的自由心灵 | 第45-47页 |
三、“它”视角下的世态人生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