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4页 |
1.1 银催化剂 | 第9页 |
1.2 银催化炔类的反应 | 第9-22页 |
1.2.1 银催化内炔类的反应 | 第10-13页 |
1.2.2 银催化端炔类的反应 | 第13-22页 |
1.3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计算方法和过渡态理论 | 第24-32页 |
2.1 计算化学的理论方法 | 第24-27页 |
2.1.1 量子化学基本理论 | 第24-25页 |
2.1.2 薛定谔方程 | 第25-26页 |
2.1.3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6-27页 |
2.1.4 基组 | 第27页 |
2.2 过渡态理论 | 第27-32页 |
2.2.1 过渡态理论 | 第27-28页 |
2.2.2 势能面计算 | 第28-29页 |
2.2.3 频率计算 | 第29-30页 |
2.2.4 内禀反应坐标理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银催化异腈-炔[3+2]环加成合成吡咯反应机理探究 | 第32-43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32-33页 |
3.2 本章计算方法 | 第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3.3.1 过程Ⅰ(异腈自由基的引发) | 第34-36页 |
3.3.2 过程Ⅱ(异腈-炔环加成五元环的形成) | 第36-37页 |
3.3.3 过程Ⅲ(质子化及自由基的再生) | 第37-39页 |
3.3.4 过程Ⅳ(氢迁移)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水协助银催化端炔叠氮化的反应机理 | 第43-56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43-44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4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5页 |
4.3.1 Ag~Ⅰ最稳定复合物的探究 | 第45-46页 |
4.3.2 HN_3的形成(过程Ⅰ) | 第46-50页 |
4.3.3 银成键和银配位的机理形成烯基叠氮(过程Ⅱ) | 第50-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