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1-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综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一、研究范围界定 | 第14页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一、旅游消费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二、旅游政策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研究基础与设计 | 第22-28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一、感知理论 | 第22页 |
二、数据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模型设计 | 第23-25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二、模型设计与解释 | 第24-25页 |
第三节 问卷设计 | 第25-28页 |
一、问卷内容征求过程 | 第25-26页 |
二、正式问卷内容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旅游消费的政策性影响因素感知研究 | 第28-42页 |
第一节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第28-40页 |
一、问卷实施与样本情况 | 第28页 |
二、游客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 | 第28-29页 |
三、影响游客旅游消费的关键性政策因素 | 第29-33页 |
四、旅游消费的政策性影响因素在各特征群体间的均值分析 | 第33-36页 |
五、旅游消费的政策性影响因素与特征群体的动态分析 | 第36-38页 |
六、旅游消费的政策性影响因素与旅游消费增加实现的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40-42页 |
一、因子分析结果 | 第40页 |
二、方差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三、相关分析结果 | 第41页 |
四、回归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促进旅游消费的政策性对策研究 | 第42-51页 |
第一节 实施旅游优惠政策,启动国民休闲旅游计划 | 第42-44页 |
一、继续推行旅游优惠政策 | 第42-43页 |
二、启动国民休闲旅游计划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居民旅游消费增长 | 第44-45页 |
一、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 第44-45页 |
二、解决社会保障基金不足问题 | 第45页 |
第三节 优化旅游管理政策,规范旅游消费市场 | 第45-46页 |
一、切实加强旅游立法工作 | 第45-46页 |
二、加大旅游消费市场监管力度 | 第46页 |
第四节 深入贯彻新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政策 | 第46-48页 |
一、继续深入贯彻新假日政策 | 第46-47页 |
二、加强新假日旅游市场的培育 | 第47页 |
三、保证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 | 第47-48页 |
第五节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旅游消费信贷制度 | 第48-51页 |
一、提高低收入群体工资水平 | 第48-49页 |
二、建立合理的收入结构体系 | 第49页 |
三、大力发展旅游消费信贷制度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1-5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