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服务共享中心的乡村旅游运营模式及决策模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目录第7-9页
图目录第9页
表目录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3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4-17页
  一、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创新点第15-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26页
 第一节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第17-21页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第17-20页
  二、乡村旅游运营模式的研究第20-21页
 第二节 前后台分离与服务共享中心的研究现状第21-26页
  一、前后台分离研究现状第21-23页
  二、服务共享中心研究现状第23-26页
第三章 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理论框架第26-41页
 第一节 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理论基础第26-28页
  一、前后台分离理论第26-27页
  二、服务共享中心理论第27-28页
 第二节 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机理分析第28-32页
  一、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实施原因第28-29页
  二、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内在机理第29-30页
  三、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对乡村旅游运营的优化第30-32页
 第三节 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构建第32-41页
  一、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运营基础第32-34页
  二、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组织结构第34-35页
  三、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的经营第35-41页
第四章 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决策模型第41-49页
 第一节 决策模型的意义和决策思路第41-42页
  一、决策模型的意义第41页
  二、决策思路第41-42页
 第二节 决策依据——最小基准规模的设定第42-46页
  一、乡村旅游基准经营实体第42-43页
  二、最小基准规模的设定第43-46页
 第三节 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决策模型第46-49页
  一、规模换算第47页
  二、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决策模型第47-49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为例第49-59页
 第一节 调研对象的选取与调研方法第49-50页
  一、调研对象选取的原因第49页
  二、调研方法第49-50页
 第二节 报福镇乡村旅游的运营模式第50-53页
  一、报福镇农家乐服务中心模式第50-52页
  二、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与农家乐服务中心模式的区别与联系第52-53页
 第三节 报福镇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决策和规划第53-59页
  一、报福镇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决策分析第53-56页
  二、报福镇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规划第56-59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59-62页
 第一节 结论和不足第59-60页
 第二节 研究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日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比较研究--以宁波、静冈为例
下一篇:旅游消费的政策性影响因素感知研究--基于在杭游客的调查